人际关系学.ppt.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人际关系学 主讲:孙咏副教授 2005.9.-2005.12 第二章人际交往论 知识要点: 1.人际交往的本质和功能 2.人际交往的结构 3.人际交往的形态和方式 4.人际交往的若干理论 5.人际交往的心理基础 第一节人际交往的本质和功能 一、人际交往的必然性 1.交往是人类社会的本质特征。 2.交往是人类个体发展的必要条件。 人生不能无群。 (我国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子) 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 (马克思) 二、人际交往的本质 人际交往: 1.是劳动过程中互助和合作。 2.是劳动经验与知识的传授与继承。 3.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一种需要。 人际交往:即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是以人为对象的一种活动形式。 交往内容:既包括客观的物质、能量、信息;又包括主观的思想、情感、态度,目的是达成沟通、理解、协调和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 人际交往的共同要素 信源:即发信人。 信道:即能表达信息的各种符号。 信息:即表达的内容。 信息接收人。 反馈。 三、人际交往的功能 信息沟通 心理保健 自我认识 人际协调 第二节 人际交往的结构 一、代际交往 二、同龄人交往 三、异性间交往 一、代际交往 年龄上 心理上 代沟: 两代人在心理品质、思想方法、行为方式上的差异。 二、同龄人交往 断乳期: 三、异性间交往 心理特征: 1.两小无猜期 2.异性疏远期 3.接近异性期 第三节 人际交往的形式和方式 一、言语交往 二、非言语交往 三、交往方式 二、 1.目光 2.体势 3.声调 4.衣着 5.礼物 6.时间 7.个体空间 三、 1.正式和非正式 2.单向和双向 3.直接与间接 第四节人际交往的若干理论 一、象征交往 二、场合交往 三、自我呈现 第五节成功交往的心理基础 一、克服认知偏见 二、积极处世态度 三、战胜自卑羞怯 四、培养礼仪风度 五、学会“角色互换” 思考题: 当代大学生交往的特点和类型? * *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