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本章考情分析本章为2010年教材的新增一章,共7节,是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及相关配套文件编写。学习本章需要以应纳税所得额、应纳所得税额的计算为核心,重点掌握三要素、应税收入范围、准予扣除规定、不得扣除项目、税收优惠等知识点。◆本章内容结构和重点内容本章共七节,重点在前三节,即:§1概述§2应纳税所得额§3应纳税额◆本章课程讲解 第一节 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概述
一、企业所得税的概念企业所得税,是以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所得税。二、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与扣缴义务人(一)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是依据企业所得税法负有纳税义务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包括各类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从事经营活动的其他组织。【提示1】包括内、外资企业和组织;不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适用个人所得税)。【提示2】以企业法人为单位,法人下设的分支机构、营业机构不是纳税人。(二)居民企业与非居民企业
【提示1】我国税收管辖权:来源地税收管辖权和居民税收管辖权相结合的管辖权标准。【提示2】划分标准二选一:注册地、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居民企业无限纳税义务;非居民企业有限纳税义务。 纳税人 判定标准 纳税义务 征收范围 居民企业 (1)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的企业(2)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 无限 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 非居民企业 (1)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法规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企业(2)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 有限 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 【例题1·多选题】依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判定居民企业的标准有( )。 A.登记注册地标准 B.所得来源地标准 C.经营行为实际发生地标准 D.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标准『正确答案』A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居民企业的判定标准。判定居民企业的标准有登记注册地和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标准 [答疑编号103070101]
【例题2·单选题】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的是( )。 A.股份有限公司 B.合伙企业 C.联营企业 D.出版社『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我国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根据规定,合伙企业缴纳的是个人所得税,不属于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 [答疑编号103070102]
(三)扣缴义务人——针对非居民企业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然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实行源泉扣缴,以支付人为扣缴义务人。税款由扣缴义务人在每次支付或者到期应支付时,从支付或者到期应支付的款项中扣缴。 三、企业所得税的征收范围(一)所得的类型1、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如股息、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和营业外收益等所得以及企业解散或破产后的清算所得)。2、在业经营所得和清算所得清算所得:是指企业的全部资产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减除资产净值、清算费用以及相关税费等后的余额。了解:投资方企业从被清算企业分得的剩余资产,包含两种所得:(1)相当于从被清算企业累计未分配利润和累计盈余公积中应当分得的部分,应当确认为股息所得;(2)剩余资产减除上述股息所得后的余额,超过或者低于投资成本的部分,应当确认为投资资产转让所得或者损失。(二)所得来源的确定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按照以下原则确定:1、销售货物所得,按照交易活动发生地确定;2、提供劳务所得,按照劳务发生地确定;3、转让财产所得,不动产转让所得按照不动产所在地确定,动产转让所得按照转让动产的企业或者机构、场所所在地确定,权益性投资资产转让所得按照被投资企业所在地确定;4、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所得,按照分配所得的企业所在地确定;5、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按照负担、支付所得的企业或者机构、场所所在地确定,或者按照负担、支付所得的个人的住所地确定;6、其他所得,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确定。【例题·单选题】依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按照负担、支付所得的企业或者机构、场所所在地确定所得来源地的是( )。A.销售货物所得B.权益性投资所得C.动产转让所得D.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所得来源地的确定。根据规定,销售货物所得,按照交易活动发生地确定;权益性投资所得,按照分配所得的企业所在地确定;动产转让所得按照转让动产的企业或者机构、场所所在地确定;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按照负担、支付所得的企业或者机构、场所所在地确定 [答疑编号10307010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