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物流教学计划(结合工学交替方案)初稿.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1级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计划
(专业代码:620505 )
执笔人 王小娟
审稿人 陈向阳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 掌握本专业领域的理论知识,具备相应实践技能以及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较高的物流技术知识和本专业相关操作能力的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企事业单位储运公司社会化配货中心等单位运输组织报关船务及相应的工作1、素质要求
(1)思想素质: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具有服务意识和艰苦创业、团结协作精神。
(2)身心素质:具有一定的体育、卫生和军事基本知识;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3)职业素质:热爱物流管理专业,具有本专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有吃苦耐劳、不屈不挠的韧劲;有爱岗敬业、自律、诚信、进取、勇于创新的良好品质;具有较强的协调与组织能力,并有良好的团队精神。
(4)人文素质: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和人文科学素养;具有一定的礼仪和社交能力。
2、知识要求
(1)掌握对物流市场进行调查、分析、预测的理论知识与方法。
(2)掌握本专业所需基础学科知识,具备本专业必须的经济数学知识和一定的英语能力。
(3)掌握物品采购及物品质量管理的基础知识。
(4)掌握仓库货位管理、货架管理、货物进出库管理的基础知识。
(5)掌握货物运输管理的知识。
(6)3、能力要求
(1)能够运用预测技术进行需求预测;能够跟踪采购进程、组织实施采购方案、进行采购谈判;能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分类、选择;能够估算采购成本。
(2)能够进行仓储作业及其管理、搬运作业管理、流通加工管理;能够组织实施公共仓储业务、合同仓储业务;能够分析库存状况、制定库存管理计划、合理控制库存。
(3)能够编制分拣、配送作业计划;能够优化配送线路;能够组织人员实施配送方案。
(4)能进行各种运输方式、运输工具的比较和选择、能够进行运输工具配载、能够优化运输路线、能够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
(5)能够组织制定MRP计划;能够对生产物流方案的执行进行监控。
(6)能够进行租箱合同管理与空箱调运业务管理;能够对班轮货运业务进行管理;能够对班轮货运代理业务进行管理;能够对国际货运中转业务程序和组织业务进行管理;能够对国际多式联运业务程序与组织业务进行管理;能够进行海关出口监管业务合同的谈判与签订。
(7)能够运用仓库管理软件进行在库物品信息管理、能够运用运输管理软件进行在途物品信息管理、能够运用货代管理软件进行货代业务流程管理。
四、学习年限
学制3年。
实行2+1教学模式:两年在校内学习,一年顶岗实习,其中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结束的6-8月学生进入企业实习。
五、专业(实训)课程
物流市场营销:主要讲授物流市场分析、物流市场经营策略、产品策略、定价策略、市场销售渠道策略、促进销售策略、物流市场信息和物流市场调整、物流市场预测和物流市场营销决策、国际市场营销等内容,使学生具有物流市场营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并掌握物流市场营销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物流基础:本课程主要介绍现代物流的基本概念、发展动向、系统要素、存在形式、发展现状和技术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深刻认识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熟悉物流系统的构成,掌握物流组织的基本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了解国内外物流业发展的现状,认识物流业发展的特色。并在该课程的设计中要求安排学生2次见习。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掌握采购的概念;采购的过程;采购的内、外部关系;采购计划;采购流程;物料采购管理;订单准备与管理;货源搜寻策略;供应商选择;供货条件与价格谈判;采购合同的确认和订立;物料运达过程监控;供应商管理;采购评估与反馈;采购过程监督和控制;供应链概念;供应链的绩效评价、供应链的关键要素、供应链的供给与需求分析、供应链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方法,以及物流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等。
国际物流:主要国际物流的基本知识、国际、国际物流货物运输、国际物流、国际物流货物保险、国际物流和国际物流管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方面达到:掌握各种运输方式货物的托运与领取手续、货运流程;基本掌握各种运输方式货物的运输条件;初步具有处理货运纠纷的能力以物流客户服务为前提,物流客户服务的目的、特点、基本规律、服务的创新、服务的技巧和客户关系管理等知识和基本技能 课程类别 序号 课 程 名 称 学分 总学时 学时分配 按学年及学期分配 考 核 备注 理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