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国外对环境问题的政治经济学分析.doc

发布:2018-10-10约1.07万字共2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国外对环境问题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一、引言   中国经济经历了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后,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不过发展过程中,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垃圾污染、土地沙漠化和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遭受破坏等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   尤其是全国大面积的“雾霾”天气更是为人们敲响了环境问题的警钟。为什么人们越来越关注环境问题?   因为环境与公共健康和个人健康密切相关。   面对中国在发展过程中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治理措施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国外一些学者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分析了环境问题,这种分析角度超越了简单的成本和收益分析,重视从能力和权利视角来思考环境问题,追求公平和正义的环境价值取向,提出环境问题产生的产权原因,认为坚持正确的公共政策决策原则,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通过环境税、污染配额、环境认证等措施可以减少污染,逐步提高环境质量。“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一分析环境问题的视角和思路值得我们借鉴。本文通过述评该领域近些年的相关研究,希望能对国内的环境问题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方法论:能力和权利视角   在研究环境问题时我们需要注意三个问题:谁将从破坏环境的经济活动中受益?谁承当了环境破坏的成本?为什么受益者能够将破坏环境的成本转嫁给受损者?如美国麻省大学的Boyce教授所言,这些问题的答案可能是:存在明确的受益者,不存在明确的受损者;受损者存在,但是他们不能获得将要被迫承当环境成本的完全信息;存在具有完全信息的受损者,但是他们没有能力去阻止这样的环境破坏发生[1]。   环境问题是个“开放通道资源的悲剧”(Open-access Resource Tragedy)问题。由于环境资源具有开放使用资源的特性,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权利使用它,也有平等的权利去污染和破坏它。但是,现实中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去行使这些权利。法律规定如果某人偷走了他人的东西,无论这个人是穷人还是百万富翁,都会受到处罚。此时,按照法律的逻辑,人们拥有平等的权利。同样,住在化工厂下风向的穷人拥有和工厂主一样的权利去污染空气。但是穷人却没有机会去这样做。此时,他们的权利实际上是不对等的。对环境资源的开发使用带来了两个悲剧性结果:一是对环境资源的滥用,二是有权力和有财富利益的人对共有环境资源的“偷窃”,而这种“偷窃”行为是以牺牲其他人付出代价为前提的。   从能力视角去分析环境问题是一个较好的方法论。因为可以利用能力视角去分析不同的经济主体如何去占用自然和环境资源,如何去污染环境,如何去保护环境。美国麻省大学的 Boyce 认为五个能力维度值得重点关注[2]:(1)购买力(Purchasing Pow-er)。对环境产品和服务的购买力,如同对其他商品的购买力一样,购买意愿和购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购买力是对环境产品和服务估价的基础。购买力是影响环境决策者的经济因素。随着人们收入的不断增加,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会逐渐增加。具有较高购买力的人,愿意为高质量的环境支付较高的价格。(2)决策力(Decision Power)。它是指不同的人偏好不同结果的竞争中获胜的能力。决策力是一项非经济性的能力。比如,政府决定怎样的污染物应该受到规制、规制的严格程度等不是建立在对污染控制的社会成本和收益分析的基础上,而是会受到支持者和反对者的游说力量大小的影响。非正式的决策能力和规制能力也会对环境保护发生作用。如 1989-1990年,面对严重的工厂废水污染问题,印度尼西亚国内一些社区的居民和工厂进行反复的谈判,形成了一定的环境保护效果[3]。(3)议题能力(Agenda Power)。   这一能力将决定哪些环境问题议题将会被纳入公共政策的考虑范围。在决策力发挥作用之前,议题的设定能力将会是一项弱能力。如一项空气污染的法律法规,可能会被一些大的污染企业阻止好几年,甚至是十几年才会得以纳入公共政策的议题范围内。(4)价值判断影响力(Value Power)。它指影响其他人思考、选择和做出决定的能力。如一些环保组织宣传各类的环境保护知识,以求改变人们对待环境的态度和方式;一些利益集团则可能宣传环境污染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值得付出的代价。(5)事件能力(Even Power)。   它的要点是改变人们做出选择的环境,而不是改变选择本身。事件能力要求设置一个可供想象和体验的决策环境,以影响人们的决策行为。这五类能力的不平等在环境破坏和保护的政治经济因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以能力权重作为环境问题决策的过程中,受益者和受损者之间的力量对比将会决定环境被破坏的程度。环境破坏过程中的受益者可以从中得到净的收益,受损者需要负担净损失。   另外,重视权利也是环境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方法不同于传统的以财富为基础方法的特别之处。以财富为基础的方法以购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