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销售业务内部控制的若干思考与研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关于企业销售业务内部控制的若干思考与研究
摘要:随着企业管理理念的不断进步和内部控制监管的日益严格,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开始意识到通过建立有效的内控体系来防范并降低企业的财务及运营风险。内控体系中业务层面的控制主要包含资金活动、采购业务、资产管理、销售业务、研究与开发等方面。其中,销售业务是企业完成价值实现、获取收入的最终环节,因此销售业务内部控制在整个内控体系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不同类型企业的销售模式存在很大差异,因此与之相对应的销售业务内部控制也具有很大的差异。本文通过分析不同类型企业的销售业务特点、销售流程、以及客户特征等,探讨了各类型企业销售业务的内部控制设计与实施要点。
关键词:销售业务;内部控制;内控设计与实施要点
销售业务的内部控制一般会涉及到销售(出售商品或提供劳务)与收款两个环节。但是,由于不同类型的企业销售的产品、提供的劳务、服务的客户千差万别,针对不同类型企业进行不同的内部控制设计与实施便具有必要性,本文选取了生产型、贸易型、项目型和互联网等四个类型的企业,对比分析并探讨了其销售业务特点,以及与之相匹配的内控设计与实施要点。
一、各类型企业的销售流程
(一) 生产型企业的销售业务特点
在生产型企业中,一般是由销售部制定销售计划作为销售业务流程的起点,经过销售定价、客户开发与信用管理、销售合同管理、销售发货与开票和收入确认、销售收款等环节,以售后服务为结点。(见图1)
生产型企业的销售业务具有如下显著特点:
1.销售计划与生产计划密切相关。生产型企业是销售自产的产品,因此无论是订单驱动型、还是生产后再寻找客户的业务模式,其销售计划皆需要与生产计划相结合。
2.销售定价与生产现状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一般而言,企业的销售定价与销售成本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生产型企业的销售成本包括直接成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和间接成本(研发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两大类。其中,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等又与企业的开工率、生产技术、换线频率等生产现状密切相关。因此,销售定价与生产现状的紧密结合也是生产型企业销售业务中的一个显著特点。
3.售后服务的深入性。生产型企业在售后服务过程中,除了为客户提供安装、使用指导、因质量等问题而产生的退换货等服务外,还需要对客户投诉的问题进行深层次原因的查找,并据此提出解决方案,执行相应的整改措施。例如:通过对客户投诉问题原因的分析,会发现是由于制造过程中的疏漏或研发设计中的疏漏而造成的问题,如果是前者的话,企业可能需要对制造工艺流程进行改进,如果是后者的话,企业可能需要对产品的设计进行改进,而这都必将对该产品的后续生产和销售造成影响,可能会对企业短期的运营造成不利影响。但是,从长远上看,对产品的改进却可以避免企业的因质量问题而造成的退换货损失,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和声誉,增加客户的信任感和忠诚度。
(二)项目型企业的销售业务特点
项目型企业一般是订单驱动型企业,需要按照客户的需求进行设计、组织生产。因此,其销售业务流程中的商务洽谈和销售合同拟定环节通常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和财力。(见图2)
项目型企业的销售业务循环中有以下特点:
1.招标议标与商务洽谈的费用较高。项目型企业一般每笔业务都具有自己的特点,而且单笔业务金额较大,在招标议标与商务洽谈环节需要涉及到许多非标的技术、生产、付款等问题的探讨。故,该环节的内部控制需要予以重视。
2.销售合同的复杂性与变更的频繁性。项目型企业的单笔订单金额较大,其销售合同往往会涉及到许多非标内容。并且,其业务也很有可能在执行的过程中,会根据客户的需要发生各种变更,从而导致销售合同与销售金额发生变更。
3.销售收入确认的复杂性。一般企业在发货时便可满足销售收入的确认要求,而项目型由于其销售周期的特点,往往采用完工百分比等特殊方法进行收入确认,这就对企业的成本核算等主观性较强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 贸易型企业的销售业务特点
贸易型企业的销售业务流程同生产型企业一样,是以销售计划为起点,以售后服务为终点,但是其中间环节并不涉及到生产职能。(见图3)
因此,贸易型企业的销售业务的最大特点是:客户(或经销商)往来款的管理较为繁复。贸易型企业往往为不具备生产职能,而是作为企业间交易的媒介,会有众多的客户(或经销商),并且其客户的规模一般较小。此外,有部分贸易型企业不仅会将货物销售给客户(或经销商)以收取价款,其客户(或经销商)也会为贸易型企业承担部分的促销职能,而且贸易型企业也往往会因奖励其客户(或经销商)达到某一销售目标而支付返利款项等。故,贸易型企业与客户(或经销商)之间的往来款,不仅包含应收的货款,还包含应付的促销费用和应付的返利款等。因此,贸易型企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