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第7章蜗杆传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七章 蜗杆传动
案例导入:卷扬机、带式运输机等起重类机械,要求用低速大扭矩、小功率大传动比、防止负载反传等传动装置,这是齿轮传动难以胜任的。蜗杆传动具有传动比大、结构紧凑、不可逆传等优点,在机床、冶金、矿山、起重运输机械中得到广泛应用。
第一节 蜗杆传动的类型和特点
蜗杆传动由蜗杆、蜗轮和机架组成,用来传递空间两交错轴的运动和动力。如图7-1所示。通常两轴交错角为90°,蜗杆为主动件。
一、蜗杆传动的类型
如图7-2所示,根据蜗杆的形状,蜗杆传动可分为圆柱蜗杆传动(图a),环面蜗杆传动(图b),和锥面蜗杆传动(图c)。
圆柱蜗杆传动,按蜗杆轴面齿型又可分为普通蜗杆传动和圆弧齿圆柱蜗杆传动。
普通蜗杆传动多用直母线刀刃的车刀在车床上切制,可分为阿基米德蜗杆(ZA型)、渐开蜗杆(ZI型)和法面直齿廓蜗杆(ZH型)等几种。
如图7-3所示,车制阿基米德蜗杆时刀刃顶平面通过蜗杆轴线。该蜗杆轴向齿廓为直线,端面齿廓为阿基米德螺旋线。阿基米德蜗杆易车削难磨削,通常在无需磨削加工情况下被采用,广泛用于转速较低的场合。
图7-1蜗杆传动
如图7-4所示,车制渐开线蜗杆时,刀刃顶平面与基圆柱相切,两把刀具分别切出左、右侧螺旋面。该蜗杆轴向齿廓为外凸曲线,端面齿廓为渐开线。渐开线蜗杆可在专用机床上磨削,制造精度较高,可用于转速较高功率较大的传动。
蜗杆传动类型很多,本章仅讨论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阿基米德蜗杆传动。
二、蜗杆传动的特点
(1)传动比大,结构紧凑。单级传动比一般为10~40(80),只传动运动时(如分度机构),传动比可达1000。
(2)传动平稳,噪声小。由于蜗杆上的齿是连续的螺旋齿,蜗轮轮齿和蜗杆是逐渐进入啮合又逐渐退出啮合的,故传动平稳,噪声小。
(3) 有自锁性。当蜗杆导程角小于当量摩擦角时,蜗轮不能带动蜗杆转动,呈自锁状态。手动葫芦和浇铸机械常采用蜗杆传动满足自锁要求。
(4)传动效率低。蜗杆蜗轮啮合处有较大的相对滑动,摩擦剧烈、发热量大,故效率低。一般η=0.7~0.9,具有自锁性能的蜗杆效率仅0.4。
(5)蜗轮造价较高。为了减摩和耐磨,蜗轮常用青铜制造,材料成本较高。
由上述特点可知:蜗杆传动适用于传动比大,传递功率不大,两轴空间交错的场合。
图7-3 阿基米德蜗杆
图7-4渐开线蜗杆 第二节 蜗杆传动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
图7-5所示阿基米德蜗杆传动,通过蜗杆轴线并垂直于蜗轮轴线的平面称为主平面(中间平面)。在主平面上蜗轮与蜗杆的啮合相当于渐开线齿轮与齿条的啮合。为了加工方便,规定主平面的几何参数为标准值。
一、蜗杆传动的基本参数
1.蜗杆头数z1、蜗轮齿数z2和传动比
蜗杆头数z1,即为蜗杆螺旋线的数目。蜗杆的头数一般取z1=1~6。当传动比大于40
或要求自锁时取z1=1;当传动功率较大时,为提高传动效率取较大值,但蜗杆头数过多,加工精度难于保证。
蜗轮的齿数一般取z2=27~80。z2过少将产生根切;z2过大,蜗轮直径增大,与之相应的蜗杆长度增加,刚度减小。
蜗杆传动的传动比等于蜗杆与蜗轮转速之比。当蜗杆回转一周时,蜗轮被蜗杆推动转过z1个齿(或z1/z2周),因此传动比为:
(7-1)
式中:n1、n2分别为蜗杆和蜗轮的转速(r/min)z1、z2可根据传动比按表7-1选取。
表7-1 z1和z2的推荐值
i 7~8 9~13 14~24 25~27 28~40 40 z1 4 3~4 2~3 2~3 1~2 1 z2 28~32 27~52 28~72 50~81 28~80 40 2.m和压力角
由于蜗杆传动在主平面内相当于渐开线齿轮与齿条的啮合,而主平面是蜗杆的轴向平面又是蜗轮的端面(见图7-5),与齿轮传动相同,为保证轮齿的正确啮合,蜗杆的轴向模数ma1应等于蜗轮的端面模数mt2;蜗杆的轴向压力角应等于蜗轮的端面压力角;蜗杆分度圆导程角应等于蜗轮分度圆螺旋角,且两者螺旋方向相同。即:
3.蜗杆的分度圆直径d1和导程角
如图7-6所示,将蜗杆分度圆柱展开,其螺旋线与端平面的夹角称为蜗杆的导程角。可得:
(7-2)
式中:pa1为蜗杆轴向齿距(mm);d1为蜗杆分度圆直径(mm)。
蜗杆的螺旋线与螺纹相似也分左旋和右旋,一般多为右旋。对动力传动为提高效率应采用较大的值,即采用多头蜗杆;对要求具有自锁性能的传动,应采用的蜗杆传动,此时蜗杆的头数为1。由式7-2得:
(7-3)
式中:称为蜗杆的直径系数,当m一定时,q值增大,则蜗杆直径d1增大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