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台南县左镇乡澄山村326号电塔倒塌报告.doc

发布:2017-08-25约7.77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1 PAGE 3 台南縣左鎮鄉澄山村326號電塔倒塌報告 91.10.10 一、災害類型   民國八十八年七月二十九日晚上十一點三十一分發生五十年來最嚴重的斷電事件,本省台南以北地區均受影響,其原因為位於左鎮鄉澄山村山豹村落的326號電塔倒塌,致連接龍崎到嘉民以及龍崎到中寮的兩條高壓電線掉落地面,無法進行輸電。此電塔倒塌之災害類型屬地滑,因塔基之地層滑動所造成。 二、發生地點   電塔倒塌地點在台南縣左鎮鄉澄山村山豹村落。位於新化市東南東方約十公里;左鎮南方五公里處。自台南市沿台20線公路東行在左鎮前一公里折向南行經產業道路即可到達現場;或自新化沿南168公路東行過烏樹林約500公尺之慈媽宮折向北行約一公里亦可扺達。 三、電塔附近地形   台電326號電塔座落在一向西延伸之支稜線末端之斜坡上,本稜線最高點海拔為147公尺,本稜線上坡段坡度較緩,地形坡度約十度左右;下坡段之地形坡度較陡,坡角約28度與地層之傾角一致,為一順向坡地形。326電塔即位在此順向坡面上,高程約85公尺之斜坡北側,下方濱臨陡崖(圖一)。本斜坡面呈南北走向,向西傾斜,斜坡下方過去地形為一侵蝕凹谷,目前已經農墾使用,谷地也較過去略為寬廣平坦。 四、電塔基地地質   根據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出版之五萬分之一旗山圖幅的地層劃分本區出露的地層屬於更新世崎頂層之過嶺段,相當於中油公司的二重溪層,主要岩性為黃棕色細粒疏鬆砂岩與泥岩互層,單層砂岩之厚度約數十公分至三公尺左右。主要的層位態為南北走向至北偏西10度;向西傾斜25至30度。砂岩及頁岩層中均可見節理;砂岩層中之主要節理之間距約一至二公尺,延伸二至三公尺,大多垂直層面。頁岩中之節理主要有兩組呈共軛,間距約十至二十公分,延伸一至二公尺。由於調查區域之主要稜脈大致呈南北走向,地層走向亦略近南北,向西傾斜20至30度。而本區由厚層疏鬆砂岩夾薄層頁岩與厚層頁岩交替出露,岩性軟弱的頁岩容易被侵蝕形成溪谷,因此本區西向斜坡普遍都發育順向坡地形。 五、電塔倒塌原因分析   台電326號電塔座落在一向西延伸之稜線的末端,該稜線出露的地層位態呈南北走向,向西傾斜25度之厚度疏鬆砂岩夾有薄泥岩層,構成坡面西向的順向坡。疏鬆砂岩容易滲水,下滲的地下水遇到不透水的頁岩夾層,往往形成一個滑動面,在這種地質條件之下,只要順向坡的坡腳被擾動,很容易就發生順向坡的地層滑動。   根據現場調查,326號電塔的基礎為厚層疏鬆砂岩,此厚層砂岩之下為泥岩,此次之順向坡滑動即是上覆的厚層砂岩沿著泥岩面向西微偏北方向滑落(圖二、圖三)。根據目測,此地層滑動的滑距約22公尺(圖一)。326號電塔由於基礎在植入地盤不深的情況下,基腳便隨著下滑的地層而下移,但塔頂因有電纜牽引,因而造成整座電塔呈”ㄣ”字型向東北東方向折倒,由於326與327電塔間距離縮短,電纜鬆弛落地而導致停電事故。導致此次地層滑動的因素可歸那如下: 1.本電塔建築在具有潛在順向坡滑動區,地層傾角約25至30度,只要出現不利因素就容易發生滑動。 2.塔基地地質材料為厚層疏鬆砂岩夾薄層頁岩,砂岩容易滲水,地下水滲入遇頁岩層即不易下滲而留滯在頁岩表面,造成頁岩面軟化,形成一潛在的滑動面。 3.近日南部地區連日豪雨致使地層中飽和含水量增加,造成孔隙水壓上昇,潛在滑動面抗剪強度降低,引發地層下滑。 4.原本暫時安定的順向坡其坡腳可能因長期沖刷或開墾,層面在坡腳處漸造成透空的現象,岩體失去支撐而下滑。 六、心得與結論 台南縣左鎮除了順向坡地形高度發育,地質材料鬆軟、抗蝕力低、河道下蝕及地層傾角約十至三十餘度,這些都是造成本區地層滑動的內在因素;而當時近二個月來的連日豪雨,則是引發山崩的外在因素。 災難不斷發生,充分顯現大自然的力量以及地質環境的重要。事涉生命財產安全,應針對山坡地的濫墾、濫建等行為予以有效防堵,事先防範;於工程設計建造時,即應對附近山坡地之排水進行調查與評估,做必要之防護策施。另此次連續降雨超過往常,如果能夠進一步了解當時降雨的情況,則對於未來山崩發生機率的預測,將有重大幫助。 參考引用︰.tw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報告 「台南縣左鎮鄉澄山村山豹村落326號電塔倒塌現場勘查」 調查者:劉桓吉、李錦發、紀宗吉、蘇泰維、曾俊傑 紀宗吉、林朝宗、許智鈞 圖一 地層滑動範圍 圖二 照片左側為倒塌之電塔,右側為地層向左下滑移,滑距約30~35公尺 圖三 從滑動冠步向下觀看情形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