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写作16秋在线作业1.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东北师范大学东师写作16秋在线作业1
一、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5 分。)
1. 科普说明文的题材选择的原则有
A. 选择自己最熟悉或比较熟悉的题材
B. 选择自己不最熟悉题材
C. 选择多数人关心、寻求“答案”的题材
D. 选择少数人关心、寻求“答案”的题材
正确答案:
2. 调查报告的分类有
A. 经验型调查报告
B. 问题型调查报告
C. 情况型调查报告
D. 科技型调查报告
正确答案:
3. 构思过程有
A. 定题
B. 审题
C. 拟题
D. 听题
正确答案:
4. 了解观众需要做到
A. 了解听众的一般情况
B. 了解他们对其中的哪一部分内容更感兴趣
C. 了解他们对演讲的内容热心程度
D. 了解他们密切关心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哪些
正确答案:
5. 说明文的语言表达特点有
A. 简明扼要
B. 不加雕饰
C. 夸大其辞
D. 通俗易懂
正确答案:
6. 应用文语言特点
A. 确切
B. 简洁
C. 平实
D. 语言确???
正确答案:
7. 调查报告真实性需要划清哪三个界限
A. 客观性和客观主义的区别
B. 主观性和主观主义的区别
C. 正确、必要的分析与主观成见的区别
D. 全面性和现象罗列的区别
正确答案:
8. 科普说明文的特点有
A. 传播广泛,深入人心
B. 融科学性、知识性于生动性、趣味性之中
C. 言短意长,通俗畅晓
D. 内容枯燥、系统、繁琐
正确答案:
9. 材料详略的原则有哪些?
A. 主要的详,辅佐的略
B. 强调的详,含蓄的略
C. 陌生的详,熟悉的略
D. 难懂的详,易解的略
正确答案:
10. 科普说明文的标题有哪些写法
A. 提出问题
B. 设置悬念
C. 设置比喻
D. 直接描述
正确答案:
写作16秋在线作业1
二、判断题(共 30 道试题,共 75 分。)
1. 教学论文是在教学领域内专门探讨教育教学领域里的学术问题、反映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成果的论文。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2. 背景材料是消息的一个特立不可或无的组成部分,应否出现 ,在何时何地出现,不是根据文章主题的表达需要。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3. “论据”,就是用论证来证明论点的过程。论证在议论类文章中解决“怎样证明”的问题。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4. 幽默是言语风格的一种,但不同人的幽默又有细微的差别。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5. 构思的水平,和作者的思想修养、文化背景、生活经历、审美趣味等基础无关。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6. 导语是消息的精华、灵魂,是消息最重要的开场白。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7. 好的教师,必有好的教案;教案的有无,不仅关系到能否上好一堂课,还会影响整个教学计划的完成,教学目标的实现。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8. 政论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强烈的政治性、鲜明的针对性、一定的时效性。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9. 举例说明,用具体例子来说明事物特点、本质及其规律。所用例子必须有代表性、典型性,能体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及说明的需求。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10. 附录是论著或论文的主要部分,一般有:正文不便全文摘引的权威资料;参考文献;重要的解释、说明等。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11. 通过设置悬念来吸引读者是科普说明文标题“设置悬念”的写法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12. 艺术语体使用专业术语多,抽象性强,科学语体则较少使用术语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13. 运思动笔起草之后的一个阶段。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14. 在浅层次上人云亦云地套用现成的观点,或重复他人的感受,文章就不会有很大学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15. 网络的超文本功能,使电子文本结构同传统文章相比呈现出独特变异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16. 消息结尾要力争写出新意,在深刻、含蓄、发人深省中结束全文,切忌画蛇添足的赘笔。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17. 演讲稿中对问题的论断应留有一定余地,语句应相对灵活,各部分长短可以即时适当调整等。这样便可适应现场变化,做到应对裕如。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18. 在表述形式上,书面语能过多地省略。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19. 书信常见的结束语是“此致敬礼”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20. 如情感性的主题,常常要求具有一定权威性的理论材料,以及具有雄辩说服力的事实性论据。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21. 教案必须适应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