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分析化学总复习全解.ppt

发布:2017-01-23约8.1千字共5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滴定阶段 体系 [M′] 计算式 滴定前 M′ 化学计量点前 MY + M′ 化学计量点 MY 化学计量点后 MY + Y′ 滴定反应 按剩余的M’计算 影响滴定突跃的因素 (1) lgK’MY的影响: K’MY增大10倍,滴定突跃增加一个单位。 (2) cM的影响: cM增大10倍,滴定突跃增加一个单位。 金属指示剂必备条件 K’MIn要适当,K’MInK’MY 颜色变化要敏锐 反应要快,可逆性要好 指示剂的封闭现象: 化学计量点时,MIn络合物颜色不变的现象 原因: K? MIn K ?MY ----掩蔽法解决 指示剂的僵化现象: 化学计量点时,MIn络合物颜色缓慢的现象 原因:络合物难溶于水—有机溶剂或加热 稳定性稍差于MY---加热 准确滴定的条件 Et 0.1%, ?pM’ = 0.2 Et 0.3%, ?pM’ = 0.2 分别滴定的条件 第六章 络合滴定法 单一离子滴定的酸度控制 pHL 最低pH, 最高酸度 最低酸度 以不生成氢氧化物沉淀为限 最高酸度 pHH =2.0 第六章 络合滴定法 分别滴定的酸度的控制 最高酸度 最低酸度与单一离子相同。(水解酸度) 水解对应的pH值 最低酸度 时,与单一离子滴定时相同。 时, 所对应的酸度,作为最高酸度。 第六章 络合滴定法 ⊿lgCK ≥ 5 降低cN 改变N的价态 选用其它络合剂 lg(KMYCspM) - lg(KNYCspN ) ≥5 沉淀掩蔽法 络合掩蔽法 氧化还原掩蔽法 lg(KMXCspM) - lg(KNXCspN ) ≥5 提高络合滴定选择性的途径 重点 第六章 络合滴定法 直接滴定法——水的硬度的测定(实验) 返滴定法——Al3+的测定(三条原因:反应慢、易水解、对指示剂封闭作用),测定步骤 置换滴定法——Ag+的测定,Sn的测定 对称电对 不对称电对 可逆电对 不可逆电对 标志氧化(还原)剂的强弱 离子强度 副反应 当 CO = CR = 1 mol / L 时,得 ①沉淀生成的影响 ②形成络合物的影响 ③酸度的影响 第六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n1 = n2 = n = 1 n1 = n2 = n = 2 n1 = 1, n2 = 2, n = 2 影响反应速度的因素 浓度、温度 催化反应 诱导反应 自动催化反应 诱导反应 受诱反应 作用体 诱导体 受诱体 -0.1%: 氧化还原滴定指示剂 自身指示剂 专属指示剂 氧化还原指示剂 KMnO4 淀粉- I2 二苯胺磺酸钠、邻二氮菲 n1 ? n2 时,化学计量点偏向 n 值大的一边 +0.1%: KMnO4法 1、KMnO4在不同介质下发生的反应 强酸性介质 MnO4- + 8 H+ + 5e = Mn2+ + 4H2O Eθ =1.51V 中性或弱碱性 MnO4- + 2H2O + 3e = MnO2 + 4OH- E θ =0.59V 强碱性介质 MnO4- + e = MnO42- E θ =0.56V 终点 催化剂 滴定条件 0.5~1 mol/L H2SO4,终点时,0.2~0.5 mol/L 滴定速度 指示剂 酸度 温度 温度:70~85℃ H2C2O4=CO2↑+CO↑+H2O 酸度:酸度不足,易生成MnO2沉淀,酸度过高,H2C2O4分解。 滴定速度:开始时不能太快,否则 4MnO4-+12H+=4Mn2+ + 5O2↑+6H2O 催化剂:Mn2+自催化 滴定终点:粉红色在30s不退为止。 指示剂:MnO4-自身指示剂 重铬酸钾法 碘量法 1、直接碘量法 2、间接碘量法 3、碘量法误差的主要来源 4、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5、淀粉指示剂 6、应用与示例 I2(过量)+ I- I3- (与淀粉形成深蓝色配合物) 直接碘量法——滴定前加入(终点:无色→深蓝色) 间接碘量法——近终点加入(终点:深蓝色消失)? 碘的挥发 碘离子的氧化 置换碘量法测定CuSO4的含量 2Cu2+ + 4I- (过量) 2CuI ↓ + I2 I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