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江门市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 5.3 ATP的主要来源 (共36张PPT).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节 ATP的主要来源 ——细胞呼吸 发酵——微生物的无氧呼吸 习 题 P91 C B 3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第一个阶段完全相同:①不需要氧,②都与线粒体无关。 联想到地球的早期以及原核细胞的结构,可以作出这样的推测:在生物进化史上先出现无氧呼吸而后才出现有氧呼吸,即有氧呼吸是由无氧呼吸发展变化而形成的。先出现原核细胞而后出现真核细胞,即真核细胞是由原核细胞进化而来的。 4 不能。因为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也能形成ATP 习题 P96 拓展题 人与鸟类和哺乳类维持体温的能量来源都是细胞呼吸。在这些生物的细胞呼吸过程中,葡萄糖等分子中稳定的化学能释放出来:除一部分储存在ATP中外其作的则转化成热能可以直接提升体温;ATP水解释放出的能量,除了维持各项生命活动外,有一部分也能转化成热能用于提升体温。而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还需复杂的调节机制。 4.在剧烈运动时,肌肉处于暂时相对缺氧状态,葡萄糖的消耗量剧增,但产生的ATP增加不很多,这是因为( ) A.大量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了 B.大量能量在酒精中未释放出来 C.大量能量在乳酸中未释放出来 D.大量能量随汗流失了 C 5.下列关于呼吸作用产物的叙述 中,只适用于有氧呼吸的是: ( ) A.产生ATP B.产生丙酮酸 C.产生水 D.产生二氧化碳 C 6.植物在以葡萄糖为原料进行有氧呼吸过程中,释放的CO2中的氧元素,其来源为:( ) A.全部来自H2O B.部分来自O2 C.全部来自葡萄糖 D.部分来自葡萄糖 D 7.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光合作用都有的是:( ) A.最终合成有机物 B.气体交换 C.最终分解有机物 D.能量转换 D * * * 根据该过程是否需氧分为两种类型: 有氧呼吸无氧呼吸 细胞呼吸的种类 细胞在 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 分解,产生CO2和H2O,同时释放出 的过程。 有机物 + O2 CO2+H2O + 大量能量 酶 场所:主要是线粒体 一.有氧呼吸: 有氧 彻底氧化 大量能量 葡萄糖的初步分解 C6H12O6 酶 +4[H] + 能量 场所:细胞质基质 ① 丙酮酸彻底分解 酶 6CO2 +20[H] +能量 场所:线粒体基质 ② 2丙酮酸 [H]的氧化 酶 12H2O + 能量 场所:线粒体内膜 ③ 24[H] + 6O2 +6H2O (大量) (少量) (少量) 2丙酮酸 有氧呼吸的过程 2ATP 2ATP 34ATP 原料与产物 氧气 释放能量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场所 细胞质基质 少量 不需 线粒体基质 不需 少量 丙酮酸 二氧化碳 水 [H] 线粒体内膜 大量 需要 [H] 氧 水 葡萄糖 丙酮酸 [H] 4、下列分别属于有氧呼吸的第几阶段: ①产生CO2的阶段( ) ②产生H2O的阶段( ) ③氧气参与的阶段( ) ④产生ATP的阶段( ) ⑤产生ATP最多的阶段( ) 二 三 三 一、二、三 三 1mol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释放能量2870kJ,1161kJ储存在ATP中,其余都以热量散失. + H2O + O2 酶 CO2 + H2O (38ATP) C6H12O6 +能量 6 6 6 12 为什么被雨淋湿的谷堆会发烫? 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 + H2O + O2 酶 CO2 + H2O C6H12O6 +能量 6 6 6 12 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 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贮存在ATP中 (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 2丙酮酸 + [H] 葡萄糖 酶 +能量 (少量) 第二阶段: (根据不同的生物细胞不同) (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 丙酮酸 酶 酒精 + CO2 (C2H5OH) 丙酮酸 酶 乳酸(C3H6O3) 无氧呼吸的过程 场所:细胞质基质 场所:细胞质基质 2ATP C6H12O6 能量(少) 丙酮酸 (C3H4O3) [H] 酶 酶 酶 C3H6O3 (乳酸) C2H5OH +CO2 (酒精) 苹果等高等植物细胞 高等动物 高等植物的某些器官 指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成为不彻底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场所:细胞质基质 二.无氧呼吸: 酶 不彻底氧化产物 + 有机物 无氧 少量能量 C6H12O6 C6H12O6 酶 酶 CO2+ C2H5OH+少量能量 C3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