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电荷及摩擦起电.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讲 电荷与摩擦起电 生活中你有没有看到过摩擦起电的现象? 生活中“起电”现象 冬季干燥天气 穿衣时放静电 天干物燥手触碰金属放静电 包装纸粘住 做一做,想一想 请同学们用一只塑料尺或者塑料梳子在头发上或者衣服上使劲摩擦,然后去靠近纸屑。 看到的现象: 摩擦过的塑料尺吸 引纸屑。 这是什么现象? 摩擦起电。 一起动手“找点电” 利用你身边的器材,跟你们的同伴一起摩擦起电 观察用手从上到下捋几下塑料绳 1、摩擦起电现象: 摩擦过的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叫做摩擦起电现象. 一、摩擦起电 用干净的丝绸或化纤布料与玻璃棒摩擦后,让玻璃棒靠近小纸屑,观察发生的现象。 玻璃棒会吸引轻小的纸屑 现象: 用什么仪器可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验电器 /video/course/v/V_6518a0116c175f0e7cd13790 原因: 这是因为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后带电了 结论: 摩擦能使物体带电。 物体带了电,能吸引轻小物体。 1、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后为什么会带电? 2、丝绸与玻璃棒带的电相同吗? 2、电荷: 摩擦过的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起电”与物质内部结构有关 1. 自然界中的物质都含有原子; 2. 原子都有原子核(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和带负电的电子构成; 3. 当带正电的质子和带负电 的电子的数量相等时,正 负电荷能相互抵消,整个 物体不呈现带电性。 4. 当带正电的质子和带负电 的电子的数量不相等时, 该物体带有静电。 摩擦起电原因解释 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 因得到电子而带负电 当两物体摩擦时 – 物体之间的摩擦会使一个物体上的电子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得到电子的那个物体就带负电了,另一个失去电子的物体就带等量的正电。 3、摩擦起电原因 4、摩擦起电的实质:不是创造了电,而是电子发生了转移。 常见摩擦起电现象: 带电体吸引水流 想一想: 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与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一样吗? 5、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被毛皮 摩擦过的 橡胶棒 被丝绸 摩擦过的 玻璃棒 带 + - 带 正电荷 负电荷 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带电的物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吗? 为什么科技馆内的静电金属球使女孩的头发竖起来了? 1.两位同学合作,一位用丝绸摩擦玻璃棒(使玻璃棒带正电),另一位用毛皮摩擦橡胶棒(使橡胶棒带负电),再分别用带电的玻璃棒和橡胶棒同时接触悬挂的 2个泡沫塑料小球后,2个小球 。 相互吸引 2.两位同学都用丝绸摩擦玻璃棒,再同时用玻璃棒接触2个小球后,2个小球 。 相互排斥 3.两位同学都用毛皮摩擦橡胶棒,再同时用橡胶棒接触2个小球后,2个小球 。 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实验结论: 为什么带电的物体能够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 带电体能使靠近它的非带电体内部的电荷重新分布。 非带电体靠近带电体一端出现异种电荷,从而与带电体相互吸引,所以被吸引。 我来判断 1. 根据下图中轻质小球作用情形,说出 两球的带电情况。 两球带 同种电荷 ①两球带异种电荷 ②一球带电,另一球不带电。 两球均 不带电荷 2.有甲、乙、丙三个彼此绝缘的带电小球。当甲、乙两球靠近时表现为相互吸引,当甲、丙两球靠近时表现为相互排斥。若乙球带正电荷,试分析甲、丙三球的带电情况。 甲球带负电荷 丙球也带负电荷 验电器 验电器是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 验电器的原理是: 验电器组成: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等几部分组成。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验电器作用:①检验物体是否带电,要把检验的物体和验电器的顶部金属球接触,如果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这个物体带电,否则不带电。同时,验电器还能大致判别带电的多少,即通过观察验电器金属箔的张角的大小来比较。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