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第4课《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4课《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本节课通过对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成功着舰的现场报道,展现了我国航空母舰及舰载战斗机事业的发展历程,弘扬了科技强国的精神。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主要体现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我国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本节课的报道体裁与八年级学生已学的新闻写作知识相衔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新闻写作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提取关键信息、概括文章主旨的能力,以及运用新闻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
2.思维发展与提升: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逻辑结构,提升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够对科技发展和国防建设进行深入思考。
3.文化传承与理解:让学生理解课文所蕴含的科技强国理念,增强民族自豪感,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七年级阶段的基础语文知识,包括基本的阅读理解、写作和文学常识,对新闻的基本结构有了一定的认识。
2.学生对科技发展和国家军事成就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具备探索未知事物的能力,喜欢通过讨论和实践活动来学习。在能力方面,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搜集和整理能力,但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尚待提高。在风格上,学生偏好互动式和体验式学习,对视觉和听觉信息较为敏感。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包括:理解新闻中的专业术语和背景知识,把握文章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观点,以及在写作中如何准确、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情感。此外,由于课文涉及科技和国防领域,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的背景资料来支持理解。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材。
2.辅助材料:搜集航母、舰载战斗机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以及新闻写作的示例文档。
3.实验器材:本节课不涉及实验,无需准备实验器材。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将教室布置为讨论区,以便学生分组讨论和分享学习成果。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是什么吗?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展示航母舰载战斗机成功着舰的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我国航空母舰及舰载战斗机事业的发展成就。
-简短介绍课文的基本内容,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一着惊海天》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重要性。
过程:
-讲解航母舰载战斗机的定义,包括其主要功能和技术特点。
-详细介绍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的发展历程,使用时间线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通过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航母舰载战斗机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和意义。
3.《一着惊海天》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航母舰载战斗机发展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的发展历程。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航母舰载战斗机在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并提出创新性的想法或建议。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航母舰载战斗机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航母舰载战斗机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航母舰载战斗机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航母舰载战斗机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案例分析等。
-强调航母舰载战斗机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相关知识。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发展历程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