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背回填三级技术交底.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汕湛高速揭博项目T7标台背回填
三级施工技术交底
单位工程名称
桥涵工程
分部分项工程名称
台背回填
交底内容:(施工图纸、施工方法、质量要求、安全技术措施)
一、编制依据
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及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二、台背回填材料要求
首先选择板体性好、可压缩性小、压实快、透水性强的材料,如卵砾石、碎石土、砂砾土及中粗砂等,并要求填料级配适当。施工中严格按《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和设计图纸进行操作。桥台后选用摩擦角大、强度高、压实快、透水性好的填料,如岩渣、砾石、砂砾、中粗砂等。同时,选用内摩擦角较大的填料也有利于从台背缝隙中渗入的雨水沿盲沟或泄水管顺利排到路基外,从而减缓雨水的危害,而且也有利于改善压实性能,使路基容易达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根据工程实际,我部选择中粗砂作为回填材料。
三、填筑范围及填筑要求
对于薄壁式桥台、涵洞、通道台背以及柱式台、肋板台盖梁底至路基顶面之间与路堤连接时均应设置过渡段,过渡段按倒梯形设计,底宽0.5m,坡率为1:0.3.
填筑要求:
柱式桥台应正常施工填筑路基至盖梁底,再施工桩柱。
肋板式桥台,先施工肋板,肋板间对称静压土至盖梁底。
薄壁式桥台、通道、涵洞台背回填,利用水密法施工,压实度不得少于96%。边坡须用粘土进行包边,坡脚沿纵向每隔2m设置一道横向Φ10cmPVC排水管,排水管进口端包裹2层渗水土工布,用于及时排除台后积水。
四、施工方法
1、涵洞台背回填
待涵洞八字墙施工完毕后且墙身砼强度不少于75%时方可进行台背回填。台背开挖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开挖。利用挖掘机配合自卸汽车运料回填。台背回填应分层对称回填、压实,松铺厚度为15cm,为了便于控制每层松铺厚度,我们在两侧涵洞墙身打上15厘米的线,划线前在台背表面刷好防水层。分层压实时设置2%~4%的横坡度以利排水,每层应于两侧各超填宽出设计宽度30cm以利最终路堤边缘的压实。 因设计台背回填为倒梯形,且底宽0.5m,大型机械无法直接进入,回填底部时用人工进行布料和粗平,用小型动力震动夯夯实。严格控制每层层厚,保证压实度不少于设计。待回填宽度能够满足大型施工进入时,用推土机进行粗平,人工控制厚度。粗平完成后,使用平地机进行细平,根据规范要求的平整度进行整平,然后用压路机进行分层压实。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时,应无振动静压,然后先慢后快,振动压路机一般重叠0.4~0.5m。碾压由两边向中间进行碾压。距台背20cm处改用平板振动夯人工夯实,应达到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均匀,回填压实至涵洞顶。压实度应不小于96%。碾压完毕后,由实验员先自检,合格后报监理抽检,抽检合格后方可进行下步工序。
2、桥梁台背回填
薄壁式桥台、通道、涵洞台背回填,利用水密法施工。台背开挖至承台或盖梁底,底宽0.5m,坡率为1:0.3。利用挖掘机配合自卸汽车运料回填。台背回填应分层回填压实,松铺厚度为15cm,为了便于控制每层松铺厚度,我们在两侧台背打上15厘米的线,划线前在台背表面刷好防水层。分层压实时设置2%~4%的横坡度以利排水,每层应于两侧各超填宽出设计宽度30cm以利最终路堤边缘的压实。回填压实方法同涵洞台背回填采用同样的方法。
五、施工注意事项
1、基坑回填必须在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注意台背回填时,必须待构造物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后,方可回填作业。
2、按设计做好过渡段,过渡段路堤压实度应不小于96%,并应按设计做好纵向和横向防排水系统;
3、台背回填部分的路床宜与路堤路床同步填筑;
4、桥台背和锥坡的回填施工宜同步进行,一次填筑到位并保证压实整修后能达到设计宽度要求;
5、洞身两侧,应对称分层回填压实,填料粒径宜小于150mm;
6、两侧及顶面填土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压实过程对涵洞产生不利后果。
7、配备合理的碾压机械,压路机达不到的地方,使用小型机动夯具夯实。
五、质量保证措施:
1、严格执行“三检”制度,每一层中粗砂的施工必须得到监理的认可,方可填筑,填筑完成后由工地技术员、试验员自检合格后报内部质检工程师检查合格后再报监理工程师,抽检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层填筑,且每层资料齐全,并经监理工程师签认。 2、台背回填材料必须取样,试验符合技术规定要求,并在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料场取土。 3、台背填的中粗砂不能含有腐植土、树根、草、泥或其它有机质土,对粒径较大压路机无法碾压密实的中粗砂应清出台背回填范围。 4、每层砂砾土的铺设宽度每侧宽出30cm,以保证台背回填范围内的压实度。
六、安全、文明施工技术措施
1、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包括工区专职安全员、各生产班组长必须经过项目部安全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国家规定取得操作资格证书。如电工、电焊工、卷扬机司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