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福亚先生魏晋南北朝经济史探评介.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年第2期
蒋福亚先生《魏晋南北朝经济史探》评介
刘兴云
(南阳师院历史系473061)
2004年是魏晋南北朝经济史研究的收获年,其中标志之一是蒋福亚先生该年度出版了两部专著——《魏
月版)。下面只是就《魏晋南北朝经济史探》略作介绍,并就其重要观点略作评论。限于篇幅和个人功力,不当
之处乞请专家和蒋福亚先生指正。
《魏晋南北朝经济史探》包括30篇学术论文:《魏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地位述论》、《三吴地区经济的发展和
江南河的开凿》、《魏晋南北朝北方的农业耕作方式》、《魏晋之际河西走廊经济主体的演变》、《魏晋南北朝河北
经济的发展》、《由户口变动看蜀汉时期巴蜀地区的地主经济》、《吴国的地主经济》、《东晋南朝的大土地所有
制》、《东晋南朝的占山护泽》、《南朝的寺院地主》、《均田制实施期间丁男年限不断缩小的原因》、《略谈汉唐的
租佃关系》、《魏晋南北朝的租佃关系》、《魏晋南北朝国有土地上的租佃关系》、《有关(嘉禾吏民田家莉)性质的
补充意见》、《也谈(嘉禾吏民田家蓟)中“二年常限”田的涵义》、《(嘉禾吏民田家莉)中的“余力田”》、《略谈吴国
国有土地租佃关系制度化的原因——(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嘉禾吏民田家蓟)研讨》、《魏晋之际依附农民的
合法化》、《“客皆注家籍”溯源》、《魏晋南北朝时期封建政府的依附民》、《(嘉禾吏民田家蓟)中的诸吏》、《南朝
三吴地区的十夫客》、《略论魏晋南北朝的奴婢》、《魏晋之际关中经济的恢复和氐族内迁的关系》、《论鲜卑慕容
部的封建化》、《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商品经济和传统市场》、《“闭门为市”释》、《论南齐永明年间的和市——兼论
三吴在宋齐之交已成为我国封建时代新生的经济重心》、《(齐民要术)所见农民和市场的关系》等。其中一部
分系未曾发表过的论文。
《嘉禾吏民田家蓟》是长沙走马楼吴简中重要的经济史料,其丰富了该时期经济史的内容,也使一些悬而
未决的问题得以解决,因此一开始就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重视。蒋福亚先生在研读《嘉禾吏民田家蓟》时,结
合自己扎实的史学基础和深厚的理论修养,在当时社会发展变化的大背景下,对其进行探索,其中对《嘉禾吏
民田家莉》“二年常限”田、“余力田”、“诸吏”的涵义,《嘉禾吏民田家莉》的性质等提出了独到之见解。利用新
材料进行研究,是学者与时俱进的表现。
长期以来学术界几乎的不刊之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商品货币经济和传统市场萎缩,自然经济统治地位
坚强。学术研究贵在创新,现在对其进行重新审视是非常必要的。蒋福亚先生通过历史资料的搜集和理论分
析后认为:一般来讲,在正常情况下,商品经济和传统市场的发展与繁荣,和社会经济状况成正比,魏晋南北朝
也不例外。魏孝文帝哥哥后,北方社会经济恢复了,商品经济和传统市场同时也进入了恢复阶段。魏晋南北
朝时期的南方则承袭了两汉以来的趋势,有明显的发展,三吴终于成了我国封建社会中新生的经济重心,商品
经济和传统市场也从无到有,并逐步走向了繁荣。就北魏中期以后及东晋南朝的商品经济和传统市场而言,
并不比两汉差,某些方面还有所发展。因此,笼统地说魏晋南北朝商品经济和传统市场萎缩,既和历史实际不
甚吻合,也不确切。魏晋南北朝时期确实出现过商品经济和传统市场萎缩的时段和地域,但主要在北方地区,
是三次大战乱造成的内迁诸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将其落后的生产方式带入,既是后两次战乱的社会原因,也巨
大地冲击了商品经济和传统市场,这一结论无疑是对传统观点的挑战,值得关注。像这样的结论在书中还有
不少,作者坚持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索精神,不人云亦云,在今天学术浮躁比较普遍的情况下尤其显得难能可
贵。
万方数据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