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考研考博简答题与名词解释总结.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试述 RNA 的种类及其主要功能。
RNA 大体可以分 mRNA( 信使 RNA) ;rRNA( 核糖体 RNA) ;tRNA( 转运 RNA)
不同的 RNA 有着不同的功能,其中 rRNA 是核糖体的组成成分,由细胞核中的核仁合成,而 mRNA 以及 tRNA
在蛋白质合成的不同阶段分别执行着不同功能。 mRNA 是以 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 以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转录而
形成的一条单链,主要功能是实现遗传信息在蛋白质上的表达,是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桥梁; tRNA 的功能是携
带符合要求的氨基酸,以连接成肽链,再经过加工形成蛋白质
2 酶的化学修饰调节的特点是什么?
化学修饰的特点:
1)绝大多数属于这类调节方式的酶都具无活性(或低活性)和有活性(或高活性)两种形式。它们之间在两种
不同酶的催化下发生共价修饰,可以互相转变。催化互变反应的酶在体内受调节因素如激素的控制。
2 )和变构调节不同,化学修饰是由酶催化引起的共价键的变化,且因其是酶促反应,故有放大效应。催化效率
长较变构调节高。
3)磷酸化与脱磷酸是最常见的酶促化学反应。
3 酶的变构调节的特点是什么?
别构酶的催化位点与别构位点可共处一个亚基的不同部位,但更多的是分别处于不同亚基上.在后一种情况下
具催化位点的亚基称催化亚基,而具别构位点的称调节亚基。多数别构酶处于代谢途径的开端,而别构酶的别构
剂往往是一些生理性小分子及该酶作用的底物或该代谢途径的中间产物或终产物。故别构酶的催化活性受细胞内
底物浓度、代谢中间物或终产物浓度的调节。终产物抑制该途径中的别构酶称反馈抑制 (feedback inhibition) .说明
一旦细胞内终产物增多,它作为别构抑制剂抑制处于代谢途径起始的酶,及时调整该代谢途径的速度,以适应细
胞生理机能的需要。别构酶在细胞物质代谢上的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故别构酶又称调节酶。
4 简述糖酵解和有氧氧化的关键酶。
糖酵解的关键酶:葡萄糖激酶、 6-磷酸果糖激酶 1、丙酮酸激酶
有氧氧化的关键酶:柠檬酸合酶、异柠檬酸脱氢酶、 α- 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
5 简述磷酸戊糖途径的关键酶和生理意义
磷酸戊糖途径的关键酶是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生理意义:
1.是体内生成 NADPH 的主要代谢途径: NADPH 在体内可用于:
⑴ 作为供氢体,参与体内的合成代谢:如参与合成脂肪酸、胆固醇等。
⑵ 参与羟化反应:作为加单氧酶的辅酶,参与对代谢物的羟化。
⑶ 维持巯基酶的活性。
⑷ 使氧化型谷胱甘肽还原。
⑸ 维持红细胞膜的完整性:由于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遗传性缺陷可导致蚕豆病,表现为溶血性贫血。
2. 是体内生成 5-磷酸核糖的唯一代谢途径:体内合成核苷酸和核酸所需的核糖或脱氧核糖均以 5-磷酸核糖的形
式提供,其生成方式可以由 G-6-P 脱氢脱羧生成,也可以由 3-磷酸甘油醛和 F-6-P 经基团转移的逆反应生成。
6 a- 螺旋的特点:
1) 以碳原子为转折点,氨基酸侧链伸向外侧
2) 右手螺旋,酶 3.6 个氨基酸残基螺旋上升一圈,螺距为 0.54 nm
3) 第一个肽链的氨基氢和第四个肽链的羧基氧形成氢键以稳定 a 螺旋结构。
7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特点:
1)DNA 及反向平行的互补双链结构,两条链的碱基之间以氢键结合。
2)DNA 双链及右手螺旋结构,螺距为 3.4 nm 每个碱基平面之间的距离为 0.34 nm 。
3) 疏水力和氢键维系 DNA 双螺旋结构的稳定。
8 酶促反应的特点:
1)具有极高的效率。 2)具有高度的特异性。 3)具有可调节性。
9 糖异生的生理意义:
1)维持血糖浓度恒定。 2)补充肝糖原。 3) 调节酸碱平衡。
10 说明脂肪在体内的分解过程:
( 一)脂肪的动员:
1)储存在脂肪细胞中的脂肪被脂肪酶逐步水解为 FFA 及甘油,并释放入血以供其它组织氧化利用的过程。 2) 脂肪
动员的关键酶是:激素敏感性甘油三酯脂肪酶。 3)脂解激素能促进脂肪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