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件.ppt

发布:2025-04-04约4.66千字共3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脱贫攻坚目标实现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经验总结脱贫攻坚的成功经验,为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积累了宝贵经验,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重要启示。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走生态文明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环境保护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可持续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转变政府职能1服务型政府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是提高政府效率和公信力的必然要求。2依法行政坚持依法行政,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切实提高政府的执法水平和公信力。3简政放权简政放权,就是要简化审批流程,减少行政审批事项,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依法治国法治理念坚持依法治国,就是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治体系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法治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反腐倡廉1腐败危害腐败是损害国家利益、人民利益的毒瘤,是阻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大风险。2制度保障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3廉洁自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人民当家作主1民主权利2政治参与3社会治理4发展成果共享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人民各项民主权利,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成果,为解决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及发展形成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德国,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创立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形成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大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辩证法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事物发展都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物质生产方式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社会性质。唯物史观历史规律唯物史观认为,历史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不受个人意志的支配。人民群众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进步方向唯物史观认为,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进步的,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1生产力2生产关系3经济基础4上层建筑5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矛盾和发展1矛盾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2矛盾特殊性不同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解决矛盾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矛盾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推动事物发展。4矛盾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推动事物发展。社会发展的阶段性1原始社会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阶段,以生产工具简单、社会生产力低下为特点。2奴隶社会人类社会发展第二阶段,以生产工具的进步、私有制出现为标志。3封建社会人类社会发展第三阶段,以封建制度建立、土地私有制为特点。4资本主义社会人类社会发展第四阶段,以机器生产、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为特点。5社会主义社会人类社会发展第五阶段,以生产资料公有制、消灭剥削为目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生产力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工具、劳动对象以及劳动者的素质。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关系、劳动者之间的关系等。相互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基础和上层建筑1经济基础经济基础是指社会生产力的总和,是社会发展的物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