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阅读在家庭教育中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2.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绘本阅读在家庭教育中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上虞市鹤琴幼儿园课题组
执笔:金夏丽
第一部分:研究概况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和意义
绘本是指以手绘图画来讲故事的儿童读物。绘本以画为主,字少而画面丰富,以画传达故事情节,很符合儿童早期阅读的特点和习惯。好的绘本,每张图像都有丰富的内涵,图与图之间呈现独特的叙事关系,表达绘本的整体意境,能预留给孩子想象的空间,能带给孩子美的熏陶和教育。一些相当著名的绘本甚至只有图,而完全没有文字,是通过画面来感知故事,演示快乐,表达情感。图画书是孩子在人生道路上最初见到的书,是人在漫长的读书生涯中所读到的书中最最重要的书。一个孩子从图画书中体会到多少快乐,将决定他一生是否喜欢读书。
绘本作为儿童读物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在一个世纪以来,出现了许多充满哲理与诗意的经典作品,如《彩色的乌鸦》《兔子彼得的故事》《米菲在海边》《是谁嗯嗯在我头上》《鼠小弟的故事》等。而在国内,绘本时代才刚刚到来。2000年,四川少儿出版社引进科普绘本——《神奇校车》,国外绘本正式走入大陆。近两年,我国大陆有一些儿童文学作家与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专家认识到绘本阅读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开始致力于绘本的推荐与绘本阅读的推广,于是,绘本越来越多地走入学校和家庭。
但是我们发现,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家长对指导孩子进行绘本阅读存在着诸多问题:
1.家长对绘本阅读不是很了解,在为孩子选择书本时随意性较大,有的书本不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有的脱离孩子兴趣;
2.家长缺乏对孩子阅读方法的指导,有的放任自由,有的强制阅读,有的以识字为主要目的;
3.在进行绘本阅读时创造环境不够,缺乏对孩子的情感激发等等,这些问题都影响着孩子在家庭教育中绘本阅读的效果。
为此,我们开展绘本阅读在家庭教育中的实践研究,旨在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从绘本阅读为切入口,使孩子从绘本中,读到故事,看到图画,更能体会到深刻的哲理、巧妙的思维方式,让孩子从小阅读各色各类的儿童书,爱上阅读,提高阅读兴趣,增强幼儿的阅读能力,拓展幼儿艺术想象力,全方位地提高各种能力,充分挖掘绘本的艺术特质带给孩子的教育影响。二、绘本的概念和特点
绘本读物一词来自日本,英文称“ picture book”,中国也叫图画书,但中国指的图画书还包括带有插图的书(illustrated books),这与真正意义上的绘本读物是有所区别的。绘本读书是一种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甚至完全没有文字全是图画的书籍。日本儿童文学出版专家松居直对绘本读物做了非常形象的注解:
文字+图画=带插图的书
图画只能解释故事却不能说故事,当阅读者独立阅读图画时,无法说出完整的故事内容。
文字×图画=绘本
图画直接在讲故事,图画成为“语言”来表现书的内容、主题和细节。
在低幼绘本读物中,既有美术的色彩、线条、构图形成的视觉美,又有文学中的词汇、语句、结构构成的语言美。画面生动、色彩艳丽的低幼绘本读物,对于尚未掌握文字,但求知欲旺盛的孩子而言,具有莫大的吸引力。
在本课题研究中也将提出绘本中的“绘”,通过绘的过程,进一步提高幼儿对绘本的兴趣,提升绘本的又一魅力。
三、课题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
1.归纳影响家庭中进行绘本阅读的因素;
2.探究并总结家庭中进行绘本阅读的内容、方式、途径;
3.整理出幼儿在家庭中共同进行绘本阅读方案;
4. 通过研究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以促进幼儿观察力、思维力、理解力、想象力、表达力的发展,为今后学习打下基础。
(二)研究对象:上虞市鹤琴幼儿园中班年段幼儿、家长、教师。
(三)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围绕研究目标开展具体的绘本阅读活动,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修正方案、调整目标,使研究工作卓有成效。
2.观察法:通过在自然情境和教师家长有意创设的情境下对幼儿在进行绘本阅读的行为进行观察,了解幼儿的表现,并及时做好记录,为阶段性总结积累最真实的原始资料。
3.个案研究法:具体观察、分析个别幼儿的阅读能力,做好幼儿的个案追踪记录,为寻找有效的策略积累更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4.经验总结法: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反思不足,使参与研究活动的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为下一阶段的研究做好坚实的理论准备。
5.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资料文献法以教育理论为指导,的实际开展课题研究调查法:研究方案实施前,对本首先我们请每个幼儿带本绘本,利用周末与同伴互换图书,将书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阅读。下周一及时归还,逾期可适当延后一两天,但必须在下周五之前归还,以便开始新一轮的漂流。如出现破损,示破损程度进行修补或赔偿。丢失图书者一律赔偿处理。既可以读到家里没有的图书,还可以和班里的其他小朋友分享自己带去的书,让每个孩子从小养成爱读书、爱护书的好习惯,从小体会与人分享的乐趣,懂得与集体在一起时能获得更多的快乐。有助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