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金融与金融体系.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8、调节经济功能 (1)、金融市场的价格及其波动是对宏观和微观经济信息的反映,为政府发挥政策调节作用提供依据。 (2)、金融市场为中央银行等机构提供了政策工具,使管理机构能够通过间接调控,影响金融工具的价格。 (3)、金融市场同时联系着储蓄者与投资者,其价格作为储蓄者的收益与投资者的成本,能够影响各种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为宏观调控创造了必要条件。 * 第五章 金融与金融体系 第一节 概述 一、金融的定义 1、金融:资金的融通,即资金在盈余方与短缺方之间实现转移与配置。 2、资金融通的实现:通过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盈余方买入金融资产,短缺方卖出金融资产,实现资金的融通。 * 二、金融体系的构成与功能 1、金融体系的构成: (1)、金融机构:为金融资产的交易提供服务。 (2)、金融市场:为金融资产的交易提供场所与交易机制。 (3)、广义来看,还包括金融制度与规则。 * 2、资金融通的方式: (1)、间接融资:盈余单位和短缺单位无直接契约关系,双方通过金融中介机构进行资金的融通。 (2)、直接融资:盈余单位和短缺单位通过金融市场,直接建立起权利义务关系。金融机构只提供服务。 * 3、金融体系的类型: (1)、市场主导型:市场在资金融通中发挥更主要的作用。直接融资 (2)、银行主导型:通过银行的间接融资在资金融通中占主导地位。 * 第二节 金融机构体系 一、金融机构的产生与发展 1、金融机构:在资金融通中为资金供给者和需求者提供各种服务的机构。 (1)、通过负债业务筹集资金,通过资产业务配置资金。 (2)、提供代理、承销、咨询、资产管理等服务。 * 2、产生与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1)、国际贸易、异地交易等形成了对货币兑换、货币保管等金融服务的需求,形成了早期的钱庄、货币兑换商等金融中介。 (2)、经济的发展形成了对存、贷款的需求,形成了早期的银行。并不断发展规范为现代的商业银行。 (3)、金融的稳定、存款的安全等要求有一个协调管理系统,形成了中央银行系统。 (4)、专业化、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形成了各种专业化的金融机构,并构成了一个分工精细的金融体系。 * 二、金融机构存在发展的原因 1、金融机构是连接资金供给者和需求者的中介,能够促成资金融通。 2、金融中介机构能够降低交易成本。 不通过金融中介机构的直接交易在寻找交易对手,匹配的资金额度、期限上都很困难,具有较高的交易成本。 而金融中介机构实施规模经营,能够克服资金供求额度、期限上的不匹配,促成交易的达成。同时在交易信息搜集、交易的谈判、交易的监督实施三个方面都能够降低成本。 * 3、金融中介机构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信息不对称:资金需求方所拥有的信息要远大于资金供给方所拥有的信息。 (1)、逆向选择: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劣质品驱逐优质品的现象。 例子:二手车市场,投资项目的选择等 金融中介机构能够相对充分地掌握资金需求者的经营、财务等信息,减少逆向选择的发生。 * (2)、道德风险:是指在市场不完善,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代理人在使其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同时损害委托人利益的行为。 例子:投保后减少安全防范措施 即当交易双方签约后,如果代理人的行动选择会影响委托人的利益,而代理人选择了什么行动委托人又不知道,即存在信息不对称时,委托人利益的实现就有可能面临道德风险。 金融中介机构能够相对充分地掌握资金需求者各种信息,并监督其行为,减少道德风险。 * 4、金融中介机构能够有效分散风险。金融中介机构将众多债权人的资金集合到一起,进行分散投资,能够有效地降低风险。 5、金融中介机构能够发行多种金融工具,为交易者提供高的流动性、最多的收益机会和最灵活的支付机制。 * 三、金融机构的构成 1、中央银行,是代表国家对其他金融机构进行监管,管理金融市场,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运行,制定执行金融政策的,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金融机构。 (1)、负责货币的发行与流通。 (2)、制定货币政策与调控金融与经济运行。 (3)、对金融行业进行监督与管理 。 * 2、存款类金融机构 (1)、商业银行: 通过负债业务,集中社会闲置资金,再通过资产业务,将这些资金投放到各个经济部门。本质是将储蓄转化为投资。 提供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服务。 (2)、储蓄银行:专门办理居民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