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经济学第六章土地金融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农地金融主要特点:债权者不能提前要求债务偿还、而债务者可在契约到期前偿还;债务占抵押物价值不能过大,期限越长越好。 (二)市地金融 市地金融也可分为如下四种: (1)市地取得资金融通:用于市地购买与租赁。 (2)市地开发资金融通:用于市地开发、整理和改造等 3、市地经营资金融通:用于商业房地产、项目建造、工厂建设等; 4、市地的企业或消费资金融通:以市地所有权或使用权取得企业经营或个人消费所需的资金。 市地金融特点(1)价高、收益高,抵押高;(2)资金回收有保证,举债能力强;(3)利率高,偿还期短,可提前还款。 四、土地金融主要业务内容 (一)融通资金业务 (1)为土地所有者或使用者提供资金,并使提供资金者获得利息; (2)盘活土地,加强资金流通; (3)发行债券,满足土地长期投资需要。 (二)债券业务 (1)所有权证券 (2)抵押权证券 给官方,债务人和债权人是直接关系 3、土地抵押债券 抵押给金融机构,金融机构通过信用评级机构及担保机构向公众发行。债务人和债权人是间接关系。 美国金融危机属于这一种。 (三)土地投资业务 土地投资与一般生产投资不同,具有三个特点: 1、投资大,利息高,并连续重复负担利息。 2、收益率不易精确计算。 时间长,投资大,利息高,利润和投资收益都难以计算。 3、资金占用时间较长。 五、土地金融的产生及其发展 由于土地的保值、增值,金融机构乐于为土地进行融资和投资。目前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的银行用于土地开发、利用、经营方面的贷款和投资占贷款和投资总额的1/3。 原因: 1.金融资本的保值、增值和有利可图。 2.为了谋求资金的相对安全。 3.有利于吸收存款和开展业务 六、地产业与金融业之间的关系 地产业与金融业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 土地开发、经营离不开金融机构 金融机构风险小,回报稳定且收益好。 加: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影响 1.什么是次贷危机? 次贷:非优质贷款. 贷款分级:优质,中等(ALT-A),此贷(SUBPRIME)。 美国此次次贷危机主要是个人房地产贷款引发的。 2.根源:2000年前后IT行业泡沫破灭,美国经济比较强劲,银行(商业)把投资转向个人住房贷款;中产阶级以上多数有住房,其他投资需求不太大(如基础设施等),银行转而给低收入消费群体贷款;低收入主要是那些没有受过良好教育、非裔、亚裔、墨西哥、南美等地的移民,没有固定工作、收入低且不稳定; 作为银行来说,次级贷款风险大,因此利率高,刚开始两年利率低,两年后重新调整(调高)。 2005年美国经济过热,通胀压力增大,美联储调高利率,经济放缓 房价降低 低收入者失业或收入更低,难以偿还贷款 总数:2800亿美元 3.危机显现(连锁效应或放大效应) 银行将房地产贷款证券化(融资); (华尔街:评估或评级机构评估,咨询策划机构策划) 投资银行购买证券(基金会购买)(CDO); 以证券抵押从商业银行贷款; 涉及10000、20000或30000亿美元; 房屋降价拍卖不出去; 4.影响 美国经济缩水,财富减值,美元贬值; 金融机构危机; 金融和出口; 中国出口和金融(弱,起步晚); 化解:中国大力投资基础设施和国土整治。 * * 第六章 土地金融 主讲人:王占岐 教授 第一节 土地金融概论 一、土地金融的概念 土地金融是以土地抵押权为担保的、土地资金的筹集、融通等一切信用活动的总称。 土地商品的特殊性决定了土地金融是有担保的金融。 二、土地金融的特点 1.土地金融是有担保的金融 土地金融属于长期信用,因此要以土地进行抵押为融资提供担保,担保包括人的担保(即信誉担保,具有法律效力)和物的担保。 2.土地金融以抵押权为基础 土地金融以土地抵押为前提,以土地抵押权的设立为开始,并以土地抵押权的注销(债权如期偿清时)或执行(债权不能偿清时)为结束。 3.土地金融一般要实行证券化 当银行土地信贷资产达到一定比例,通常是25%-30%时,银行便有可能面临资金的流动性风险,因此银行为降低其房贷资金风险,必须要使这部分长期信贷资产短期化,即对房地产抵押贷款进行证券化。 4.土地金融具有较强的政策性 土地金融是受政府政策干预较强、获得政府补贴较多的金融部门。 5.土地金融业务成本较高,但收益较好 一般说来一宗房地产抵押贷款一般需要经历很多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很多部门协调处理,同时还需要一些相关知识的专业人员协作,这导致土地金融成本较高。但另一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