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成都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上期高一10月月考
物理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56分)
一、单选题(本题共9小题。每小题给出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4分,共36分)
1.全运会是中国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综合性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次。2025年的全运会将是第十五届,这是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全运会,因为它将首次在香港和澳门这两个特别行政区举办。以下全运会比赛项目中可将运动员视为质点的是()
A.蹦床技巧 B.跳水
C自行车4公里追逐赛 D.花样游泳
【答案】C
【解析】
【详解】研究运动员蹦床时技巧,跳水时的动作,花样游泳时的动作时,运动员的形状和大小均不能忽略,所以不能视为质点。研究自行车追逐赛时,运动员的大小形状可以忽略,可以视为质点。
故选C
2.下列各物理量描述正确的是()
A.一个物体的位移-2m大于-5m,因为-2大于-5。
B.物体在第5s内指的是物体在4s末到5s末这1s的时间。
C.描绘航空母舰在海洋中的运动轨迹时,航空母舰不可看作质点。
D.高清摄像机拍子弹穿过苹果瞬间的照片,曝光时间为0.1s,这里指的是时刻。
【答案】B
【解析】
【详解】A.位移是矢量,负号表示位移方向与正方向相反,所以位移-2m小于-5m,故A错误;
B.第5s内指的是物体在4s末到5s末这1s的时间,故B正确;
C.描绘航空母舰在海洋中的运动轨迹时,航空母舰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可以看作质点,故C错误;
D.曝光时间0.1s为时间间隔,故D错误。
故选B。
3.伽利略在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中,通过设计铜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来“冲淡”重力,这种方法的核心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演算)和谐地结合起来。此斜面实验最终检验了他的猜想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伽利略在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中,通过设计铜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来“冲淡”重力,这种方法的核心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演算)和谐地结合起来。此斜面实验最终检验了他的猜想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的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即。
故选B。
4.夹杀式折返跑是训练足球运动员体能的方式。如图将6个标示筒两两间隔5m摆放,跑动顺序为1→4→2→5→3→6,运动时间为10s,则全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和平均速率分别为()
A.2.5m/s,6.5m/s B.2.5m/s,2.5m/s
C6.5m/s,6.5m/s D.6.5m/s,2.5m/s
【答案】A
【解析】
【详解】全过程的位移为x=25m,则全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全过程的路程为
平均速率为
故选A。
5.2023年10月31日,“神舟十六号”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现假设返回舱软着陆过程可视为竖直下落,着陆过程中其速度随时间按的规律变化,由此可知,在软着陆过程中()
A.返回舱做变加速直线运动
B.返回舱的初速度为
C.返回舱的位移在不断减小
D.相同时间内,返回舱的速度变化量不变
【答案】D
【解析】
【详解】AB.根据速度公式有
对比,可知初速度为
方向向下,加速度大小为
方向向上,加速度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则返回舱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故AB错误;
C.结合上述,返回舱向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位移不断增加,故C错误;
D.结合上述可知,加速度恒定,则在相同时间内,返回舱速度变化量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6.如图所示,图线是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一时间图像,为开口向下抛物线的一部分,为图
像上一点。已知为过点的切线,与轴交于处的点,则()
A.质点可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质点的初速度大小为
C.时,质点的速率为
D.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
【答案】D
【解析】
【详解】A.根据图像切线的斜率表示速度,可知质点做减速直线运动,A项错误;
C.时质点的速率
C项错误;
BD.质点的图像为抛物线,结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当时,有
根据速度一时间公式,当时有
联立解得
所以质点的初速度大小为,加速度的大小为,B项错误,D项正确。
故选D。
7.如图所示,在一平直公路上,一辆汽车从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在3s内经过相距30m
的A、B两点,汽车经过B点时的速度为15m/s,则()
A.汽车经过A点的速度大小为5m/s B.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C.汽车从点到A点需要的时间为1s D.A点与点间的距离为10m
【答案】A
【解析】
【详解】A.A、B两点间
得汽车经过A点的速度大小为
A正确;
B.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B错误;
C.汽车从点到A点需要的时间为
C错误;
D.A点与点间的距离为
D错误。
故选A。
8.在进行子弹穿透实验中,一子弹以水平速度v射入固定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