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课件--利复星产品知识修改版.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 双鹤药业注射剂车间在利复星注射液的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先进的生产设备,硬件上保证了利复星生产注射液的质量。 在玻璃瓶装注射液的生产过程中,采用洗、灌、封连动生产线,玻璃输液瓶的粗洗、精洗、灌装、轧盖连续进行,药液在配制完成后,在最短的时间内灌装、灭菌结束,并采用毛刷刷洗的方式粗洗,降低了微生物污染的可能性,我公司生产的玻璃瓶装注射液的澄清度明显高于其他同类产品。 国内首家通过GMP认证的企业,严格的生产过程控制,为优良的产品质量提供了保证。 我公司是1997年国内首家通过国家药监局GMP认证的企业,本企业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完全符合国际GMP的要求。为使产品质量有可靠保证,我公司投资数亿元。国内首批按国际GMP的要求进行GMP认证的企业之一。目前国内的企业GMP认证已改由省级药监局管理。 一体化生产的优势——原料及制剂的一体化生产 本公司原料及制剂采用一体化生产,做到了原料产地固定、生产车间固定、工艺固定、原辅材料来源及标准固定、中间体及成品质量稳定可控,避免了其他同类产品原辅材料多家生产供应、质量不易控制的问题。同时,我公司生产的原料药因其质量优势,还外销给多个厂商。 * * 无论是社区性的感染还是医院内的感染,正确选择一种抗生素及时地应对治疗致病菌是非常重要的。 但等待细菌学检查后应用抗生素,往往会贻误治疗的时间,医师通常会依据各地区或各医院总结的药敏结果,来选择抗生素作为抗感染的经验性用药。 利复星制剂结构特点 甲磺酸盐为弱酸碱盐,更接近人体PH ;同时其稳定性好,溶解性好,刺激性小,适宜静脉应用;口服制剂溶出性能佳,制剂稳定; 甲磺酸不是人体的代谢产物,对于肝昏迷、酸中毒的病人可以放心使用; 注射剂用NaCL调的等渗,不含糖。 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1、阻断细胞壁的合成,如β—内酰胺类、万古杆菌肽 3、损伤细胞浆膜影响通透性,如多粘菌素、两性霉素和制霉菌素 5、阻断RNA、DNA的全盛如喹诺硐类、利福平、阿糖腺苷、新生霉素 4、影响叶级代谢,如磺胺、异菸肼、乙胺丁醇 2、阻断粒糖体蛋白全盛如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红和氯霉素 B.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 利复星---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 对包括绿脓杆菌在内的多数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及厌氧菌具有较强 的抗菌活性,对淋球菌及非典型致病原(如支原体、衣原体等)也具有 良好的抗菌作用,抗菌活性强于氧氟沙星2倍; 1.张秀珍等,左氧氟沙星体外抗菌活性研究,中国抗生素杂志1999年4月第24卷第二期; 2.张沂等,喹诺酮类药物抗结核治疗的研究进展,中国抗生素杂志2001年6月第26卷第三期; 3.Stein G E.Infect Med 2000;17:564-70 时间(h) 血 药 浓 度 (μg/ml) 利复星---良好的药代动力学特点 : 血药浓度-时间曲线显示利复星达峰时间迅速,口服不受食物影响 利复星组织、体液分布广泛: 体液/组织 单次口服剂量(mg) 移行率([体液]/[血清]) 唾液 喀痰 泪液 房水 髓液 耳涡 前列腺液 精液 皮肤组织 胆囊 膀胱 100 100 100 100 200 100 100 100 200 200 200 0.7 0.8-1.0 0.61 0.14-0.27 0.16 0.59 0.55 1.12-1.26 1.14 0.3-4.2 0.3-4.2 利复星在各组织分布良好,全部脏器几乎均获得与血清相当或更好的体液、组织药物浓度。 利复星药代动力学特征小结: 吸收快; 口服吸收良好,食物对其影响不大; 有良好的体液、组织分布性; 排泄较快,不会在体内蓄积; 主要以原形从尿中排泄; 体外抗菌活性(MIC90) 金葡菌(n=61) 凝固酶(-)葡萄球菌(n=58) 肺炎链球菌(n=55) 肺炎克雷伯氏菌(n=60) ?-溶血链球菌(n=24) 铜绿假单胞菌(n=134) 肠球菌(n=38) 大肠埃希氏菌(n=104) 肠杆菌(n=69) 利复星适用成人各种感染疗效好 C.临床疗效显著 利复星-治疗呼吸道、泌尿系感染的一线用药 利复星经验治疗的理想选择: 抗结核治疗方案加用利复星效果更佳: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e Medcine 2006年第五卷 第六期 治疗胃肠道系统疾病: 主要原因:肠道致病菌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细菌性腹泻的主要原因; 抗菌药使用现状:常见致病菌如志贺氏菌、沙门氏菌及弯曲杆菌高度多药耐药,抗菌药的选择很有限; 喹诺酮类药物的优势:多数志贺氏菌、沙门氏菌及霍乱弧菌敏感;药物的吸收和排泄物中的药物浓度不受腹泻的影响;肠道内可维持的药物浓度高,疗程短;胆汁浓度高,有助于防止治疗后沙门氏菌带菌者的细菌繁殖。 临床试验证实,利复星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肠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