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区域农村中小学体育锻炼习惯的影响因素调查研究.docx

发布:2018-07-07约4.73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区域农村中小学体育锻炼习惯的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区域农村中小学体育锻炼习惯的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摘要:为了解甘肃省古浪县农村中小学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对甘肃省古浪县农村部分中小学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甘肃省古浪县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器材设施和管理理念是影响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因素,其中教师对学生的体育行为起导向作用,学生因自身因素占主导地位,而家庭支持因素和社区协助因素的协调作用不明显。   关键词:农村; 中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   在甘肃省古浪县选择了XXX学校等为研究对象,共15所,涉及到这些学校体育工作的主管领导及教学管理人员(包括教导处、少先队、体育组领导、班主任以及教学管理人员,统称为体育管理者)、体育教师和所有中小学生。   2.问卷调查法   对甘肃省古浪县部分农村中、小学生分别发放问卷300份、250份,分别回收有效问卷278份、229份,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2.67%、91.6%。   1.2.2 访问调查法:面谈访问;拜访咨询5位体育教师和几十位同学。电话访问;拜访咨询过5位体育老师。座谈访问;曾与县体委领导和各学校校长了解有关体育教学改革。   二、结果与分析   (一)体育锻炼习惯的自身因素   1.年龄因素   运动生理学的研究表明,随着人的生长发育,各种运动素质随之发展,在运动训练理论中将某种素质在某一年龄阶段发展较快的现象称之为运动素质发展的敏感期,而10-13岁是中小学生运动素质的敏感期,也是中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把握好这个年龄段,可以很好的增强学生的运动素质,发展学生的身心健康。   2.情感素质   体育锻炼的任务定向水平和积极情绪体验水平与课外体育锻炼的频率成正相关关系,经常参加课余活动和课外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运动技能水平,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激发运动兴趣。在情感方面,锻炼、兴趣和习惯同属于非智力因素范畴,三者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促进,锻炼态度端正,参与锻炼的兴趣浓,必然催化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而有了良好锻炼习惯的学生,其锻炼态度自然端正,参与锻炼的兴趣自然愈浓,锻炼效果也会显著的提高。调查显示,63.5%中学生和73.6%的小学生对体育活动非常的感兴趣。由此可以看出,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习任务的加重,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呈下降趋势,身心健康的发展得到了缓解,且稳定性不够。   3.自主因素   表1 对中小学各150名学生进行自主因素调查    看电视 看电影 上网 体育锻炼   中学生 30 18 37 65   小学生 39 20 17 74   在给定的30min内做一调查,体育锻炼是中小学生首先选择的项目,中学生占43.3%,小学生占了49.3%,看电视、看电影排在第二位,中学生约占32%,小学生占39.3%,上网排在第三位,中学生约占24.7%,小学生约占11.3%。由此可知,甘肃省古浪县农村中小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内在驱动力较高,但是中小学生的性格不稳定,意志力比较薄弱,其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也不稳定。因此,体育教学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身心特征,关注学生锻炼兴趣的正确引导、培养学生积极的、乐观向上的体育健康观,加强自身锻炼习惯的训练,只有经过严格要求,反复训练和努力实践才能形成。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可柯曾说:“必须努力尽可能坚强的形成学生良好的习惯,但为了达到这种目的最重要的还是用正当行为不断练习”。   另据杨学军【9】研究可知,中美两国青少年自由支配余暇时间的差异较大,我国青少年自由时间里学业负担重,选择体育锻炼的项目陈旧,形式单调,目标单一。因此,农村中小学的体育目标不能仅仅以健身为主,要加强对学生身心的健康教育,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他们的体育文化素养和人际交往能力。      区域农村中小学体育锻炼习惯的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摘要:为了解甘肃省古浪县农村中小学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对甘肃省古浪县农村部分中小学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甘肃省古浪县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器材设施和管理理念是影响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因素,其中教师对学生的体育行为起导向作用,学生因自身因素占主导地位,而家庭支持因素和社区协助因素的协调作用不明显。   关键词:农村; 中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   在甘肃省古浪县选择了XXX学校等为研究对象,共15所,涉及到这些学校体育工作的主管领导及教学管理人员(包括教导处、少先队、体育组领导、班主任以及教学管理人员,统称为体育管理者)、体育教师和所有中小学生。   2.问卷调查法   对甘肃省古浪县部分农村中、小学生分别发放问卷300份、250份,分别回收有效问卷278份、229份,有效回收率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