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散落的钞票教案设计和教学反思.docx

发布:2018-07-06约3.8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散落的钞票教案设计和教学反思   《散落的钞票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散落的钞票》一文叙述了地铁站立明为代表的众人捡拾散落的钞票、物归原主的故事。在金钱与道德之间,所有的人都放弃了金钱,字里行间都充满了人与人之间浓浓的关爱之情,读之使人感慨。   【教学要求】   1、学习课生字。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文中人物的心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讲述在车站发生的故事。   【教学难点、重点】    感受路上行人真诚相助的好品德。   【课时划分】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乐曲《一分钱》……   2、导语激趣:这首歌同学们都很熟,但现在要是有一分钱在地上,可能会没人去捡,要是许多一百元的钞票呢?又会是怎样呢?   二、检查预习   1、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字音是否读的准确。   2、检查生字读音   3、再读课文,边听边把自己不懂得问题画出来   4、质疑解疑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2、想:各自然段讲什么?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了解:     时间——国庆的一天中午     地点——地铁站     人物——我、立明、乘客   2、文中的立明是个怎样的孩子?   五、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了解发生什么事?   2、自由读,找出写得好的句子,好在哪儿?     “只见一个外地出差模样的人正在奋力往车……”       描写生动:写出了当时的拥挤状态,交代发钱散落的原因。     “他拍打车门大喊大叫,可是……”       描写形象:“大喊大叫”写出了乘客的万分焦急,“呼啸”一词写出车速很快。   六、学习第   三、四自然段   1、自由读,写下大致辞内容。     第三自然段:乘客纷纷拾钱给服务员,立明提醒一个壮汉挪开脚,将帅踩住的钱交人服务员。     第四自然段:面对失而复得的钱,那位乘客千恩万谢,服务员强调要感谢大家了,尤其是两位小朋友。   2、自由读,谈谈感受最深的句子。   七、学习第五自然段    指名谈谈这段话讲什么。   八、小结    人间处处有真情,只要心存一份爱,这世界便充满阳光,学这篇课文,希望大家都有拥有拾金不昧的高尚品质。   九、作业:抄写生字,读课文。   【板书设计】                 挤车 飞钱          散落的钞票           拾金不昧                 拾钱 交钱   提醒——感谢   【教学反思】    根据本文的特点,我在教学中注重了通过朗读,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去感悟人物的性格特点、内心世界,进而深入理解课文的内涵。比如通过体会“我”面对壮汉时的心理描写和立明面对壮汉时的神态语言描写,表现了我的胆小怕事和立明的机智大胆、见义勇为,这种对比的写法突出了邪不压正的主题。            《散落的钞票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散落的钞票》一文叙述了地铁站立明为代表的众人捡拾散落的钞票、物归原主的故事。在金钱与道德之间,所有的人都放弃了金钱,字里行间都充满了人与人之间浓浓的关爱之情,读之使人感慨。   【教学要求】   1、学习课生字。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文中人物的心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讲述在车站发生的故事。   【教学难点、重点】    感受路上行人真诚相助的好品德。   【课时划分】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乐曲《一分钱》……   2、导语激趣:这首歌同学们都很熟,但现在要是有一分钱在地上,可能会没人去捡,要是许多一百元的钞票呢?又会是怎样呢?   二、检查预习   1、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字音是否读的准确。   2、检查生字读音   3、再读课文,边听边把自己不懂得问题画出来   4、质疑解疑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2、想:各自然段讲什么?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了解:     时间——国庆的一天中午     地点——地铁站     人物——我、立明、乘客   2、文中的立明是个怎样的孩子?   五、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了解发生什么事?   2、自由读,找出写得好的句子,好在哪儿?     “只见一个外地出差模样的人正在奋力往车……”       描写生动:写出了当时的拥挤状态,交代发钱散落的原因。     “他拍打车门大喊大叫,可是……”       描写形象:“大喊大叫”写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