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例颅脑损伤患者行气管切开术的护理.PDF

发布:2017-07-21约3.61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例颅脑损伤患者行气管切开术的护理 胡顺 重型颅脑损伤是外科常见的疾病,病情严重,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其常因意识障 碍,咳嗽反射减弱或丧失,吞咽反射抑制,导致气道梗阻,发生气道梗阻后行气管切开 是最为切实可靠治疗方法。因此在如何进行治疗基础上全面有效的护理。对减少并发症 有重要的意义。2015 年 4 月 10 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收治1 例颅脑损伤的患者。经过综 合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患者病情得到有效得控制,转危为安,未出现并发症,病情好转出 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病例简介 1.1 一般情况 患者王某,男性,49 岁, 2015 年 4 月 10 日05:10AM 由医护人员平车送人 院 1.2 主诉 车祸致呼吸困难 2 小时、吞咽困难 1 小时、昏迷 1 小时 1.3 简要病史 1.3.1 现病史 1 小时前因车祸后出现意识障碍、头痛和呕吐未处理,30 分钟后出现呼 吸道分泌物不能自主排除,导致气道受阻。常因意识障碍,咳嗽反射减弱或丧失,吞咽 反射抑制,导致呼吸道分泌物不能自主排出,且各种分泌物和呕吐物易被误吸入呼吸道, 导致气道受阻,引起缺氧加重脑水肿甚至窒息死亡,为明确诊治来到我院 1.3.2 既往史 无手术外伤史 1.3.3 个人史 无烟酒等特殊嗜好 1.4 体格检查 入院时生命体征:T: 36.8℃ P:120 次/分 R:12 次/分 BP: 170/110mHg 入院时意识深昏迷,全身无皮肤巩膜无黄染,颈软,气管居中,可见 明显三凹征双肺呼吸音减弱,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双下肢无水肿,病理征未引 出 1.5 辅助检查 颅脑 CT 高,左顶部血肿并脑压形成,蛛网膜干腔出血,右颞骨骨折, 。 脑干损伤 1.6 入院诊断 ①重型颅脑损伤 1.7 治疗方案 ①以气管切开 ②氧疗 ③降颅压 ④对症支持。 1.8 转归 患者病情好转,于 2015 年 4 月 25 日10:00Am 自行出院,共住院15 天 2 护理措施 2.1 术前护理 2.1.1 术前解释 在气管切开前要对患者及家属讲明气管切开的必要性、安全性、重要 性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如何采取应对措施,以取得患者和家属的信任和配合。 2.1.2 术前心理护理 气管切开前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气管切开的基本知识及手术的必要性,可减少病人的家属 的紧张、焦虑,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2.2 术后护理 气管切开后,患者暂时失去去语言表达能力,交流障碍会产生巨大的心 理压力,这时护理人员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行,适当教会病人一些简单常用的手语表达方 法,或者为患者准备好纸笔来交流。 2.2.1 术后生活护理 保持病室空气湿润、新鲜、清洁:每日开窗通风 30 分钟,通风 时注意保暖。设置室内温度为 18-22℃,湿度为 60%-70%。病床、床档、床头、桌面及 地面每日 3 次用含氯消毒液擦试。每日两次打开空气洁净器,清洁病室空气。每日两次 做口腔护理,抑制细菌生长。保持会阴及全身皮肤清洁,每日两次温水擦浴,使患者感 到舒适,防止感染。夹闭尿管 2 h 放尿 1 次,3 天后改为夹闭尿管 4 h 放尿 1 次,训练 膀胱功能。活动肢体,每 2 h 给予双上、下肢做屈、伸运动并按摩,每次 15 分钟。压 疮及皮肤受压。 2.2.2 体位 气管切开术后取平卧位,床头抬高 15-30°,以利于颅内静脉回流,减轻 脑水肿,颈部不可过伸,也不可过屈,保持头颈与躯干在同一轴线上,以免影响套管与 气管角度,导致损伤气管黏膜或不利于通气,手术当日,不宜过多变换体位,以防套管 脱出。 2.2.3 呼吸道管理 该患者,因咳嗽吞咽反射减弱,痰液易积滞于咽喉部导致误吸,患 者口咽部分泌物进入下呼吸道是重要的感染源,所以我们及时清除了呼吸道分泌物,保 持呼吸道通畅,加强气管切开部位的清洁消毒处理,并定期做痰培养及药敏试验,定时 给患者翻身叩背,促进痰液排出雾化吸入,6-8h 一次,0.9%氯化钠 10 ml,庆大霉素 16 U,糜蛋白酶 100 mg,地塞米松 5 mg 以稀释痰液,促进排痰;雾化吸入器应一人一 用,每次要做消毒处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