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理论物理方法.PPT

发布:2017-08-11约3.65千字共2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學 士 課 程 學分制,需修讀 99 學分方可畢業 最少 66-68 學分必須是物理科目 選讀物理組、理論物理精研組或應用物理精研組 學 士 課 程 學 士 課 程: 物理組 學 士 課 程: 理論物理精研組 學 士 課 程: 應用物理精研組 共同必 修 科 目 (37學分) 力 學 導 論 2001、熱 力 學 與 光 學 導 論2002、 電 磁 學 導 論 2003、基 礎 物 理 中 的 定 量 方 法 2004 電 算 物 理 學 基 礎 2351 力 學 3011 電 磁 學 3041 熱 物 理 學 3052 量 子 物 理(一)3201 物 理 實 驗(一、二)2811, 2822 物 理 習 題 (一、二)0211, 0222 物 理 專 題 討 論 0411 物理組 當代物理學專題 2400、天文及天體導論 SCI2400 理論:理論物理方法 2601、中級力學 3022、電磁理論與光學 4211, 量子力學 4221、統計力學 4260、相對論 4460、天體物理 4530、固態物理 4450、等離子體物理 4420 實驗及應用:電子學 3320、當代應用物理專題 3401 、應用固態物理 3402 、實驗物理專題 371S/372S/4711/4721/4712/4722 、電子學 3412 、物理實驗 (四) 3822 、近代光學 4410、等離子體物理 4420 、激光原理及應用 4440 、高級實驗 4910、儀器學 4330、光子學 4320、納米科技專題 4700、應用物理專題 4560/4570/4580/4590?材料測試技術 MSE4010、微觀結構分析實驗 MSE4811 電算:物理系統之電算機模擬導論 3350、電算物理學 4370、物理概念及系統之視象探索 4520 研究院課程科目5410/5420/5430/5440、物理專題 4540/4550 物理專題研究 4610, 4620 物理組 理論物理精研組 理論:等離子體物理 4420 、固態物理 4450 、相對論 4460 、天體物理 4530 、量子力學(二) 5410、經典電動力學 5420 、理論物理方法(二) 5570 電算:物理系統之電算機模擬導論 3350 物理專題研究 4610 或4620 應用物理精研組 中級力學 3022、量子物理(二) 3202、實驗物理專題 371S/372S/4711/4721/4712/4722、光子學 4320、等離子體物理 4420、激光原理及應用 4440、應用物理專題 4560/4570/4580/4590、物理專題研究 4610 或4620、納米科技專題 4700、表面科學 MSE5080、薄膜物理與技術 5620 學 士 課 程 – 優先取錄生 學分制,需修讀 123 學分方可畢業 基礎學科要求 24 學分 最少 66-68 學分必須是物理科目 選讀物理組、理論物理精研組或應用物理精研組 課程及守則: 參閱學生手冊 課外研習機會 有疑難? * 課程 .hk/aas/ 學生手冊: 課程目的 堅實基礎+均衡訓練 物理學家之解難及思考方法 研究及自學的基本技巧,包括數學、實驗、電算、溝通工具 嚴謹、堅毅、及追求卓越之態度 是否達到,主要看你! 物理科目 66-68 學分 副修 / 選修 14-16 學分 通識科目 15 學分 體育 2 學分 物理必修科目 42 學分 物理選修科目 24 學分 共66學分 物理必修科目 56 學分 物理選修科目 12 學分 共68學分 物理必修科目 54 學分 物理選修科目 14 學分 共68學分 37分 組別必修 選修 共同必修 理論精研 19分 應用精研 17分 物理 5分 12分 24分 14分 學 士 課 程 選修 科 目 (24分=15+9): 必修 科 目 (5分): 量 子 物 理(二)3202 物理實驗 (三) 3811 典型選課模式: 一上: 0010, 0211, 2001, 2004, 2351, 2811 (13) 一下: 0020, 0222, 2002, 2003, 2822, 選修科目(13) 二上: 3011, 3041, 3201, 3811 (11) 二下: 3052, 3202, 選修科目 (10) 三上: 0411, 選修科目 (10) 三下: 選修科目 (9) 所有同學自動編入物理組,除非申請入精研組。 選修 科 目 (12分): 必修 科 目 (19分): 理論物理方法(一) 2601、中級力學 3022、量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