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地球和地图 第1讲 地球与地球仪学案 鲁教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1讲 地球与地球仪
知考纲 明考情 理线索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以区域经纬网及热点事件为背景,考查经纬网的空间定位和相关计算,考查频度较高。考查形式主要为选择题,综合题在背景中呈现,不直接设问,隐形考0.5左右,分值为4~8分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地球赤道半径略大(大、小)于极半径,故其形状特点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2)“坐地日行八万里”,诗中描述A点。
(3)甲、乙两人乘飞行器以同样高度、同样速度从图中A点出发分别沿经线圈、赤道绕行一周,两人是否会相遇于A点?
答案 不会,经线圈的长度短于赤道的长度,甲先到达A点。
2.地球仪
(1)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而制作成的地球的模型,叫作地球仪。地球仪是一个正球体。
(2)地轴和两极
①地轴:地球仪上,地球自转的轴,其倾斜方向不变,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②两极: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
(3)经线与纬线
经 线 纬 线 定义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 在地球仪上,赤道及与赤道平行的圆圈 图
示 特点 形状 半圆 圆 方向 指示南北方向 指示东西方向 长度 都相等(约2万千米) 自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 关系 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 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 【深度思考1】 地球上的点是不是都有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提示 不是。地球上的北极点和南极点都只有一个方向。在北极点上只有南方;在南极点上只有北方。
(4)经度与纬度
经度 纬度 实质
某地子午线平面与本初子午线平面之间的夹角(面面角)
某地到地心的连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线面角) 划分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180° 从赤道向南、向北各分90° 分布
规律 东经度的度数越向东越大,西经度的度数越向西越大 北纬的度数越向北越大,南纬的度数越向南越大 划分
半球 20°W~0°~160°E为东半球,160°E~180°~20°W为西半球 以赤道为界线,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特殊
经纬度 ①0°经线为东西经分界线
②180°经线大致与日界线重合 ①30°纬线是中、低纬度界线,60°纬线是中、高纬度界线
②23°26′纬线是热带、温带界线,66°34′纬线是温带 点拨 两条正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两者东西经度相反,经度和是180°。已知一条经线的度数为X,那么与它正相对的另一条经线的度数Y=180°-X(X、Y所属的东西经度不同)。
【深度思考2】 北半球某地观看北极星仰角度数与纬度数有什么关系,南半球能看到北极星吗?
提示 北半球某地的纬度数等于该地观看北极星的仰角,南半球看不到北
3.经纬网
(1)概念: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而成的网络。
(2)意义:经纬网在确定地理位置、两地之间方向和量算距离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考点一 经纬网图上方向的判断步骤与技巧
第一步 判断经纬度
1.根据经纬度分布规律判断经纬度
(1)经度的划分及东西半球的判断
(2)纬度的划分及南北半球的判断
2.根据自转方向判断经纬度
这种判断方法适合极地投影图及其变式图。
(1)若自转方向是逆时针,该纬线为北纬(图1),若自转方向是顺时针,该纬线为南纬(图2)。
(2)若顺着自转方向,经度数越来越大,该经度为东经,越来越小为西经(图1既有东经又有西经,图2只有西经)。
第二步 确定方向
1.方格状经纬网图上方向的判断
(1)确定南北方向
在南、北半球的两点,北半球在北,
(2)确定东西方向
同在东经度,经度值大者在东;同在西经度,经度值大者在西。若分别在东西经,如图所示:
如下图中:若A、B两点经度差<180°时,A在B的西北方向;若A、B两点经度差>180°时,A在B的东北方向。
2.弧线式经纬网图上方向的判断(以极地经纬网图为例)
(1A、B两点位于同一纬线上,根据自转方向判断B在A的正东方。
(2)B、C位于同一经线上,根据极点位置判断C位于B的正南方。
(3)C、A既不在同一经线上,也不在同一纬线上,根据以上方法分别判断东西、南北方向,可确定C在A的东南方。
3.不在同一经纬网图上方向的判断
若已知两点不在同一经纬网图上,或只告诉两点的经纬度,需要把两点转绘到同一经纬网图上再来判断方向。如下图:甲地在乙地的东南方向。
1.下列四幅图中,甲地在乙地西北,丙地在丁地东南的是( )
解析 本题考查运用各种形式的经纬网图辨别方向的能力。A图可以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法则判断方向。D图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和两点B、C两图的经纬线是弯曲的,先根据两点距极点的远近来确定南北方向,再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其东西方向。
答案 B
2.下面四幅图中A在B的方向排序正确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