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8版高中化学 专题1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第二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第1课时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学案 苏教版必修1.doc

发布:2018-05-15约1万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1课时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学习目标定位] 1.根据混合物各成分的性质会选择物质的分离方法。2.初步学会使用过滤、蒸发、蒸馏、萃取等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提纯。 一、过滤与蒸发 1.过滤 (1)过滤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填写图中实验仪器的名称。 (2)在进行过滤操作时应注意的问题: 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②二低:滤纸边缘略低于漏斗边缘;液体的液面略低于滤纸的边缘; ③三靠:向漏斗中倾倒液体时,烧杯的尖嘴应靠到玻璃棒上;玻璃棒的底端应轻靠到漏斗三层滤纸一侧;漏斗颈的末端应靠到烧杯的内壁上。 2.蒸发 (1) 蒸发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填写图中实验仪器的名称。 (2)在进行蒸发操作时应注意的问题: ①在加热蒸发过程中,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由于局部过热造成液滴飞溅; ②加热到蒸发皿中剩余少量液体时(出现较多晶体时)应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 ③热的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取下,不能直接放在实验台上,以免烫坏实验台或引起蒸发皿破裂。如果一定要立即放在实验台上,则要放在石棉网上。  过滤和蒸发两种分离方法的比较 (1)过滤是分离固体和液体混合物常用的方法,主要用于除去液体中的不溶性固体。 (2)蒸发是指给液体加热,使液体受热汽化,从溶液中分离出固体物质的方法。蒸发可得到晶体,也可用于浓缩溶液。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右图中的操作有2处错误(  ) (2)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一定是由滤纸破损所导致(  ) (3)为了加快过滤速度,可用玻璃棒搅动过滤器中的液体(  ) (4) 当蒸发皿中出现大量固体时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的目的是防止固体迸溅(  ) (5) 实验完毕后,用手直接取走蒸发皿(  ) (6)过滤、蒸发过程中都会用到玻璃棒(  ) 答案 (1)× (2)× (3)× (4)√ (5)× (6)√ 解析 (1)图中有三处错误:滤纸上沿高于漏斗上沿;没有使用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靠在烧杯内壁。(2)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是由滤纸破损所导致,也可能是由溶液超出滤纸上沿所致。(3)过滤时搅动过滤器中的液体,可能使滤纸破损,导致实验失败。(5)实验结束后应使用坩埚钳夹持蒸发皿。 易错警示 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和转移固体,不能用玻璃棒搅动过滤器中的液体以加快过滤速度。 2.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可将下列各组混合物分离的是 (  ) A.硝酸钠、氢氧化钠 B.氧化铜、二氧化锰 C.氯化钾、二氧化锰 D.硫酸铜、氢氧化钙 答案 C 解析 A项,NaNO3和NaOH都溶于水,无法用过滤法分离;B项,CuO和MnO2都不溶于水;D项,CuSO4、Ca(OH)2溶于水后两者会发生反应;C项,KCl和MnO2可用过滤法分离,然后蒸发滤液即可得到KCl。 思维启迪 分离和提纯的区别 混合物中的各成分分开后,分离是要把各成分恢复原来的状态;提纯(除杂)是杂质不需要恢复原来状态。 二、萃取与分液 实验室用四氯化碳从碘水中萃取碘的实验如图所示 (1)实验中用到的仪器名称是分液漏斗、烧杯、铁架台(带铁圈)。 (2)实验操作可分为如下几步 ①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 ②把50 mL碘水和15 mL四氯化碳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 ③检验分液漏斗活塞上的玻璃塞是否漏液; ④倒转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地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 ⑤旋开活塞,用烧杯接收溶液; ⑥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上层水溶液; ⑦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 ⑧静置,分层。 正确的操作顺序(用上述序号填写) ③→②→④→①→⑧→⑦→⑤→⑥ (3)上述步骤⑤的操作中应注意使漏斗颈末端紧靠烧杯内壁;及时关闭活塞,不要让上层液体流出。 (4)步骤⑦的操作目的是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以保证进行⑤操作时,漏斗内的液体能顺利流出。 (5)能选用四氯化碳从碘水中萃取碘的原因是四氯化碳与水不互溶,并且碘在四氯化碳中溶解度比在水中大得多,碘与四氯化碳不反应。 (6)已知碘在酒精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得多,能不能用酒精来萃取碘水中的碘:不能(填“能”或“不能”),其理由是酒精和水可以互溶,碘溶于酒精中所形成的酒精溶液与水无法分液。 归纳总结 (1)萃取和分液 ①萃取是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方法。加入的溶剂称为萃取剂。 ②分液是把萃取后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开的操作。 (2)萃取的三个“三” 三仪器 ①分液漏斗 ②烧杯 ③铁架台(带铁圈) 三溶剂 常见萃取剂:①汽油 ②苯 ③四氯化碳 三原则 ①萃取剂和原溶剂互不相溶 ②萃取剂和溶质不发生反应 ③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 (3)分液漏斗的使用和检漏方法 分液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