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6届福建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有答案).docx

发布:2016-12-06约5.43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福建版】(考试时间:120分钟 总分:100分)选择题(共40题,每题1.5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如图为地球局部经纬网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X地位于北京的方向是( )A.南方 B.北方 C.西北方 D.东南方2.从X地到P地沿最短路径需经过( )A.东半球B.西半球 C.东、西两半球 D.南、北两半球3.读下面四幅图,关于四幅图比例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丙最大 B.丙最小 C.都一样大 D.无法比较如图为等高线图,已知等高距为25米,AB为一空中索道。读图,回答4~5题: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B两点相对高度可能为51米B.图中索道上行方向为东北向西南C.A处坡面径流的方向是流向东南D.C处可能形成瀑布5.下列选择中最佳的是( )A.A、B、E三地中,B处是建火情瞭望哨最佳地点B.若要在B或E附近选一处建寺庙,B比E更合适C.B处是欣赏瀑布比较理想的地点D.若图示区域将可能发生泥石流,正在欣赏瀑布的游客应往南逃走径流系数,是指某一时期的径流量(毫米)与这一时期的降水量(毫米)之比,用百分率表示。它能反映一个地区降水量有多少变成径流补给河流,有多少被蒸发或下渗。下图为我国某区域1月和7月的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6~7题。6.关于图示区域等值线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A处气温年较差超过22℃B.B处冬季气温比同纬度高,是由于海拔高气温低C.C处等温线大致东北—西南走向,主要是受海陆因素作用的结果D.1月南北温差比7月大7.调查发现图5中的A处径流系数有增大的趋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A处径流系数增大,下渗也增大②A处径流系数增大,使当地气候将变得更加湿润③A处径流系数增大,对河流补给变得不够稳定,水位季节变化增大④A处近些年来,森林植被被破坏,对水源涵养有减弱趋势,不稳定径流增大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如图为1959~2009年秦岭山地1月0 ℃等温线位置变化图。读图,回答第8题:8.根据图中等温线的位置及其变动可知( )A.甲地为山岭、冬季平均气温趋于上升 B.乙地为山岭、冬季平均气温趋于上升C.甲地海拔低于乙地海拔 D.甲地年平均气温高于乙地如图某地区1月、7月等温线示意图,m表示大陆海岸线。读图,回答9~10题:9.有关图示区域的判断,不可能的是( )A.甲位于大洋西岸 B.甲位于大洋东岸C.图示区域为南半球D.图示区域为北半球10.若甲、乙两地的1月和7月温差分别为16 ℃和6 ℃,b、d两线数值分别为24 ℃、25 ℃,则a、c两线数值依次为( )A.8 ℃ 18 ℃ B.9 ℃ 19 ℃ C.18 ℃ 8 ℃ D.19 ℃ 9 ℃读“北半球各纬度某时太阳辐射量分布曲线图”,回答11~12题:11.甲地太阳辐射量多的原因主要是( )①纬度较低 ②距海远,降水少 ③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时间长,降水少 ④海拔高,大气稀薄,太阳辐射损耗少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12.此时,乙地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有( )A.太阳风B.耀斑C.黑子D.极光若不考虑地形和天气,甲地比乙地(Oo,600E)总是先看到日出,△T表示某日甲地与乙地日出的时间差。图5示意△T的年变化曲线,读图完成13~15题。13.甲、乙两地昼长相同的日期是 ( ) A.a B.b C.c D.d14.甲地的地理坐标可能是 ( ) A.300N.900E B.300S, 450E C.200N.750E D.200S, 300E15.与乙地相比,a日甲地 A.晚3小时看到日落 B.早3个小时看到日落 c.晚1小时看到日落 D.早1个小时看到日落如图示意a—b日期内甲、乙两地日出的北京时间分布。读图,回答16~17题:16.12月22日乙地日出时,甲地的地方时是 ( )A.0:00 B.2:30 C.6:00 D.23:3017.该时间段内甲地昼长大于乙地的时间约为( )A.45天 B.60天 C.120天D.135天 18.图8为我国二十四节气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相邻两个节气之间的天数大约为15天。福建正午太阳高度最接近的两个节气是( )A.谷雨与立夏 B.立冬与立秋C.雨水与处暑 D.小雪与大寒读某地某物体的日影长度和朝向图(图10),完成19~20题。 19.若a、b表示二至日正午日影,则该地位于( ) A.0°一23°26′N B.0°一23°26′S C.23°26′N—66°34′N D.23°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