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quot;从做中学quot;对高职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启示.pdf

发布:2017-08-09约9.1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YURENHUIFENG育人惠风 “从做中学”对高职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启示 口吴继红 摘 要:杜成的“从做中学”的教育思想对于高职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启发。高职生的职业能 力主要包括: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专业能力。要想“从做中学”过程中培养高职生的职业能力,在高职教育 中要注意做到:加强校企联合保证学生有较多的实践机会以培养实践能力和专业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第 二课堂以培养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培养主动学习能力;改进教 育内容、教育模式、评价标准,营造创新氛围以培养创新能力。 关键词:“从做中学”;高职生;职业能力;启示 作者简介:吴继红(1969--),女,洛阳人,洛阳理工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与 学习·心理。 中图分类号:C715 文献标识码:A 一、“从做中学”的教育思想的内涵及积极意义 二、高职生职业能力的构成 美国近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杜威的实用主 职业能力是职业角色从事一定岗位工作所需 义教育思想体系不仅在美国.而且在世界上许多国 的个体能力,它有知识、理解力和技能诸要素构成。 家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 彼此之间相互联系.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共同起作 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是杜威教育思想中的三 用。其中任何单一能力都难以完成职业活动。高职 个核心命题。这三个命题紧密相联.从不同侧面揭 生的职业能力主要包括通用能力r方法能力与社会 示出杜威对教育基本问题的看法。其中“从做中学” 能力)和专业能力。通用能力是作为一个现代职业 的理论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杜威认为。 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从业能力.是从业者的一 “从做中学”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 种可迁移的、从事任何职业都必不可少的跨职业的 “从做中学”主张从经验中积累知识、从实际操作中 能力。是学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技术进步、岗位变 学习。要求学生亲自接触具体的事物.通过思考从 换以及创业发展等必备的能力。其中方法能力是指 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知识。最后亲自解决问题。 人们独立思考、主动学习、获取知识(技能),利用信 杜威的这一理论来自于他行知合一的哲学观: 息,判断和解决问题、创新创造的能力。社会能力是 其一。知识来源于行动。知行不能分;其二,知识与经 指人们与他人交往合作、适应转换、言语表达、心理 验的获得来自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有意识 承受、组织协调、共同生活和工作的能力。专业能力 的联系。他主张“从做中学”.主要是针对传统教学 是指专门知识、专业技能和专项能力等与职业直接 的“书本中心”而提出来的。杜威认为“在做事里面 相关的基础能力。人们主要是通过学习某个专业的 求学问”比“专靠听来的学问好得多”.学校课程的 知识、技能、行为方式等而获得的,是从业者职业活 真正中心应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因而提出儿童 动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 应“从做中学”.从自身的活动中去学。强调学习者 对不同专业的高职生而言.就通用能力来说.各 个人的直接的主观经验,提倡学生的个人探索。重 专业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基本上是相似的。但在 视知识的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专业能力的要求上存在着差异,专业不同,要求也就 他提出“从做中学”的积极意义具体包括:其 不同。综上所述.高职生职业能力的组成复杂多样。 一,在课程活动中要重视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其二。 三、“从做中学”对高职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启示 坚持探究性的活动课程形式,主张学生自己动手; (一)高职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意史 其三。实践符合社会需要,学习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