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遗传病的诊断治疗预防ppt.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病史采集 遗传病的个人病史和家族史的采集与常规疾病相似,但需问清一些重要的细节: 2.症状和体征 因为遗传病的患者及其家属常常具有较大的心理压力,所以检查病人的时间要充裕,环境要安静。 遗传性疾病可能影响许多器官、系统,因此体格检查必须全面,既要注意明显的体征、也要注意细微的异常迹象。 智力低下 黄疸 白内障 肝脾肿大 面似满月 生长缓慢 哭声象猫叫 系谱分析的原则 系统全面祥尽 去伪存真 注意新的基因突变 注意临床假象 2.1 线粒体遗传病 母系遗传,女性患者的子女都可能发病。 晚发,进行性。 1.核型分析 染色体检查的指征 1.明显的生长发育异常,多发畸形,智力低下者; 2.多发性流产和不育的夫妇; 3.性腺以及外生殖器发育异常者; 4.原发性闭经; 5.35岁以上的高龄孕妇; 6.已经生有染色体异常患儿的夫妇; 7.身材高大,性情粗暴的男性; 8.恶性血液病患者 9.长期接受X线,电离辐射的人员. 2.性染色质检查 Y染色质检查 X染色质检查 3.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查 生化检查 主要是对蛋白质和酶结构或功能的检测; 特别适用于分子病,先天性代谢病,免疫缺陷等遗传病的检查; 材料主要有血液/活检组织/粪便/脱落细胞/尿/阴道分泌物等。 五.基因诊断 (一)概念??? 基因诊断是指利用DNA重组技术在分子水平上对人类遗传病的基因缺陷进行检测以诊断遗传病的一种方法,又称DNA分析法。 (二)特点和优点???? 1.以探测基因为目标,属于“病因诊断”,针对性强。 2.基因诊断取材来源广泛。可以是机体各种组织的有核细胞,因此基因诊断不受取材细胞类型和个体发育阶段的限制,可以做出现症病人的诊断及产前、发病前的早期诊断。???? 3.利用基因探针进行检测,灵敏度高、特异性强。 分子杂交:不同来源的核酸经变性和复性的过程,其中一些不同的核苷酸单链由于存在局部碱基互补片段,而在复性时形成杂化双链,此过程称分子杂交。 B.PCR-RFLP 1.现症病人的诊断 明确的临床诊断 相对比较容易 确定其遗传规律 遗传异质性 患病对后代的影响很难确定 2.携带者的检出 携带者 携带有隐性致病基因,本人表现正常的个体; 携带有显性致病基因,但没有外显的正常个体; 携带有致病基因,迟发个体; 染色体平衡易位或倒位的个体。 临床水平:只能提供线索,不能确诊.如部分血友病基因的杂合子具有损伤后轻度出血倾向; 细胞水平:染色体检查,细胞培养和组织化学测定; 酶与蛋白质水平:主要是生化检查; 基因水平:对单基因病的检查具有独特的优势,是以后发展的方向. 3.遗传病的产前诊断 (1)指纹:指手指末端腹面的皮纹。???? ① 指纹类型:主要分弓形纹、箕形纹和斗形纹三种类型。 环形斗 螺旋斗 双箕斗 其纹理大多呈环形、螺形、囊形;一般有两个三叉点。 斗形纹 正箕(尺箕)反箕(桡箕) 嵴纹从一侧起始发出后,斜向上弯曲后又回到原侧,形似簸箕状;一般在箕头下侧有一个三叉点。 箕形纹 简弓 帐弓 由平行排列的弓形嵴纹从一侧走向另一侧, 中间隆起呈弓形;无三叉点 弓形纹 分 类 特 点 指纹类型 ②嵴纹计数的基本方法:从箕形纹或斗形纹的中心点至三叉点画一直线,统计跨过这根直线的纹线数。弓形纹无中心和三叉点,故计数为0。斗形纹有两个三叉点,计数时以较大的数为准。而将双手10指的嵴纹数目相加即得到总嵴纹数(TFRC)。染色体病患者的指纹TFRC与正常人的相比有明显的差异。对于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的患者而言,有随X染色体数目的增多而TFRC降低的趋势。 例如,据统计XY个体TFRC为145,XX个体的为127;XXX个体的为109,XXXXY个体的为49.4等,故统计TFRC可以作为诊断某些染色体异常疾病的辅助指标。 (2)掌纹:是手掌中的皮纹。掌纹观察分析时一般应包括5个方面。??? ①大鱼际区,位于拇指的下方。? ②小鱼际区,位于小指的下方。???? ③指间区,从拇指到小指的指根部间区域。依次分为四个小区(Ι1、Ι2、Ι3、Ι4)。???? ④指基三叉点(a、b、c、d),分别位于第2、3、4、5指基部。四条主线(A、B、C、D),分别由指基三叉点向手心端引出的线。???? ???? ⑤轴三叉点(t):在大小鱼际交联的底端,掌面基部正中,大约在无名指直下。对于成年人而言,t三叉点距离腕线约1.4cm处。??? atd角,指基三叉点a、d与t三叉点连线所成的夹角,可用量角器测定。我国正常人群的atd角均值为41°。???? 三叉点t的位置对某些染色体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atd角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