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数学活动的偶然性与必然性.doc

发布:2016-12-24约1.87万字共4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数学活动的偶然性与必然性 数学是充满着抽象的、概括的、逻辑的特点的一门科学。虽然在《纲要》中只明确提出了语言、健康、科学、社会、艺术五大领域,但在幼儿园的课程实践中,向来把独立性看作是一门课程。但在3~6岁的幼儿中,是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而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内容是丰富的、有趣的,包含着天文地理,自然科学,人文景观,道德思想……它的教育充斥着自然世界的万事万物。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如何依据在各种不同的活动孩子的特点来进行生动有趣的数学教育活动呢?这一直是我苦思冥想的问题,现在我将收集到的一些资料以及自我的思考整理以后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 融合环境,抽象教学 环境在幼儿的生活活动中看似不起眼,却时刻充斥着眼睛,形成无意识的教学。小班幼儿处于思维发展的感觉运动水平,其环境安排应以结构简单、色彩鲜艳、带有强烈的感官刺激。中大班的幼儿处于感觉运动阶段向具体形象阶段发展的思维水平,但又有些许不同,大班幼儿又有逻辑思维的萌芽,为此中班要突出操作性,大班环境创设突出探索性与实验材料的丰富性。环境创设中要体现幼儿的年龄差异,满足不同层次的发展的需要。 二、 快乐游戏,生动教学 游戏是幼儿在幼儿园生活最基本最主要的活动。“游戏”不单是玩,要有趣味性,还要伴有各种知识,在游戏活动中,幼儿可获得数学知识 ,并有机会自由地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感受。 1 2 3 后1页 小学六年级上学期数学复习教案与教材分析 整体内容分布:数与代数 统计与概率。1.分数乘法 统计――扇形统计图。2.分数除法 数学思想方法。3.百分数 数学广角――鸡兔同笼问题。空间与图形 综合应用。1.位置 1.确定起跑线 2.圆 2.合理存款 第一单元 位置 一、教学内容 1.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二、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 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三、编排特点 1.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 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学习过用“第几组第几个”的方式来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并且在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的经验。教材在编排上不但充分利用并及时提升了学生的这些已有经验。 例如,例1通过呈现确定多媒体教室中学生的座位这个学生熟悉的情境,引出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同时借助教师操作台上的学生座位图,迅速将实际的具体情境数学化,抽象成在平面图上确定位置,并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如何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又如,练习一中的第6、7题,联系图形的平移及方位的知识学习用数对确定位置。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具有定综合性的问题,加深对用数对确定位置内容的理解,体会这些数学内容之间的联系。 2.呈现丰富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材为学生呈现了丰富的生活情境。例如,联系国际象棋的棋盘,让学生确定棋子的位置;通过呈现地图册中的某一页,让学生了解在地图册中如何确定一个地点所在的位置。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四、具体编排 共安排2个例题。 例1 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例2 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1.例1。 编排思想: 通过呈现确定多媒体教室中学生的座位这个情景,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出本单元内容的学习。 通过让学生找出坐在第二列、第三行的张亮同学,使学生明确“列”“行”的含义及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一般规则。 又给出了用数对表示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使学生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学建议: 要使学生明确“列”“行”的含义及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一般规则。 要使学生明确如何用数对表示位置。 要使学生明确用数对表示位置时,一般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 2.例2。 编排思想: 教材通过呈现在动物园示意图上确定各场馆位置的情景,把用数对表示位置的实际问题抽象成用数对表示平面上的点的位置的数学问题。 通过给出用数对表示大门的位置,及让学生找出其他场馆的位置,使学生明确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让学生应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表示另外3个场馆的位置,使学生掌握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的方法。 教学建议: 让学生观察这幅动物园示意图与以前见过的示意图有什么不同。 使学生明确方格纸上数对的含义。 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加深学生对用数对在方格纸上确定位置的理解。 再让学生根据数对在方格纸上标出一些场馆的位置,达到巩固知识、掌握方法、内化成能力的目的。 3.练习一。 第2题和第3题,都是选择生活实际中的素材,使学生体会数对思想在现实生活的应用,进而能用数学的方法观察和研究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