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对立.PPT

发布:2019-09-10约1.36万字共8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其次,现象和本质又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 (1)现象不能脱离本质,不表现本质的现象是没有的,即使假象也是本质的反映。 (2)本质也不能脱离现象,任何事物的本质都要通过某种现象表现出来。 2、现象和本质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1)这一原理说明了本质与现象相互区别,现象不等于本质,由此决定了科学研究的必要性。 (2)它说明了科学认识的任务和途径。科学的任务在于揭示事物的本质,而科学认识的途径和方法则是从事物的现象入手,透过现象去把握本质。 (二)内容与形式 内容和形式是揭示事物内在要素及其结构和表现方式的一对范畴。 事物的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 事物的形式是指把内容的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和表现内容的方式。 1、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 首先,内容和形式的对立 (1)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则是事物存在和表现的方式,内容不是形式,形式也不是内容,二者存在着确定的差别,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 (2)内容是活跃易变的,形式是相对稳定的。 其次,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1)内容和形式作为事物所固有的两个侧面,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 (2)内容和形式的区别又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二者能够相互过渡、相互转化。 2、内容和形式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1)在内容和形式的相互关系中,由于内容决定形式,形式要服从于内容,在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就应首先注意事物的内容。反对形式主义。 (2)在内容和形式的相互关系中,形式对内容有重大的反作用。反对形式虚无主义。 (3)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具有复杂性、多样性。 (三)原因和结果 原因和结果是反映客观世界中普遍联系着的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关系的一对范畴。 原因是事物之间前后相继、彼此制约关系中产生或引起某一现象的现象。 结果是由一定现象引起的现象。 1、因果联系的特点 事物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叫因果联系。 (1)前因后果、先后相继,具有时间上的顺序性。 (2)具有引起与被引起的必然的联系。 2、因果联系的客观性   因果联系的客观性是指它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联系,它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因果观念则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所具有的因果联系的主观反映,唯物辩证法的因果范畴是从客观事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而不是头脑中虚构出来的。 3、因果联系的普遍性 因果联系的普遍性是指客观世界中的一切现象都有其产生的原因。具体表现是多样和复杂的:一因多果、同因多果 、同因异果、一果多因、同果多因 、同果异因、多果多因。 4、唯物主义决定论与非决定论 (1)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的学说,在哲学上被称之为唯物主义决定论。 (2)唯心主义者和不可知论者否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鼓吹非决定论。有两种表现: 第一,唯意志论,认为因果联系是人的主观意志的产物; 第二,神学目的论,把原因归结为根本不存在的某种神灵,导致宿命论和宗教迷信的“因果报应”论。 5、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 (1)原因和结果是对立的; (2)原因和结果又是统一的,原因和结果又是相互联系的,二者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6、原因和结果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1)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是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必经阶段。 (2)掌握事物的因果联系,对于正确地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工作水平也有着重要意义。 (四)必然性和偶然性 必然性与偶然性是揭示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 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在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合乎规律的、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 偶然性是指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发生的,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 1、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1)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对立 第一,必然性是事物在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的趋势;偶然性则是不一定要发生的趋势。 第二,必然性主要是由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决定的;偶然性主要是由事物内部的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引起的。 第三,必然性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和性质;偶然性处于从属地位,只能起加速和延缓作用。 (2)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性 首先,二者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共处于事物发展同一过程中。 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 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