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章酸碱反应和沉淀反应分解.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 酸碱反应和沉淀反应
板书: 第3章酸碱反应和沉淀反应
板书: 3.1 水的解离反应和溶液的酸碱性
板书: 3.1.1酸碱的定义:
板书: 1. 电离理论:
板书: (1)酸:在水溶液中解离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的化合物;
(2)碱:在水溶液中解离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OH-)的化合物
板书: (3)酸碱反应的实质:
板书: 酸或碱相对强度的判定:
解离出氢离子(H+)程度越大,酸性越强;
解离出氢氧根离子(OH-)的程度越大,碱性越强
板书: 2. 酸、碱的溶剂理论:
板书: (1)酸:能解离出溶剂正离子的物质
例:
酸 溶剂正离子
(2)碱:能解离出溶剂负离子的物质。
例:氨基钠
碱 溶剂负离子
板书: (3)酸碱反应的实质:溶剂正离子 + 溶剂负离子――溶剂
例: NH+ + NH2- ―― 2NH3
溶剂正离子 溶剂负离子 溶剂
板书: 3. 酸碱的质子理论:
板书: (1)酸:凡能给出质子()的物质就是酸,例如: HCl,NH4+,H2PO4-等
(2)碱:凡能接受质子()物质就是碱,例如:Cl-,NH3,NaOH等。
板书: 例如:
酸――质子 + 碱
板书: (3)酸碱反应的实质:两个共轭酸碱对之间质子传递的反应。
例如:
酸 碱 共轭酸 共轭碱
板书: 4. 酸碱的电子理论:
板书: (1)酸:凡是可以接受电子对的物质称为酸;
(2)碱:凡是可以给出电子对的物质称为碱。
板书: (3)酸碱反应的实质:配位键的形成并生成酸碱配合物。
酸 + 碱 ――― 酸碱配合物
(电子对接受体)(电子对给予体)
H+ + OH- ―――- H2O
HCl + NH3 ―――― NH4+
板书: 3.1.2 水的解离反应和溶液的酸碱性
板书: 1. 水的解离反应:
板书: (1) 跟据平衡原理,我们可以写出水的解离平衡常数
浓度平衡常数:
标准平衡常数:
板书: (2)水的离子积 标准平衡常数的一种
当T=298.15K时,;所以:
板书: 2. 溶液的酸碱性和PH值
板书: (1)溶液酸碱性的判断:
酸性溶液:
碱性溶液:
中性溶液:
板书: (2)PH的计算:
板书: 3.2 弱电解质的解离反应
板书: 3.2.1 解离平衡和解离常数
板书: 对于一元弱酸:
板书:弱酸的电离常数:
对于一元弱碱,例NH3H2O
板书:弱酸的电离常数:
板书: 弱电解质: 解离常数
中强电解质:解离常数
板书: 注:、为标准平衡常数的一种,仅仅是温度的函数,与电解质的浓度无关。
板书: 3.2.2 解离度
板书: 1. 解离度()的定义:
板书:
板书: 2. 解离度与电离常数间的比较
电离常数, 解离度
定义: 平衡常数的一种形式, 转化率的一种形式,
影响因素: 仅是温度的函数,与浓度无关 随弱电解质的浓度变化而变化。
板书: 3.2.3 弱酸或弱碱溶液中离子浓度的计算
板书: 对于一元弱酸(HA):
开始时的浓度: C 0 0
转化的浓度:
平衡时的浓度:
板书:近似规则:当时,则认为,因此:,
应用近似规则,带入电离常数计算公式中,得到:
(一元弱碱的简化计算)
应用解离度可得:
所以:
板书: 稀释定律:弱电解质的解离度是随电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