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郭守敬 》电子版电子书籍读物教材教程.doc

发布:2018-10-06约8.8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郭守敬——我国元代杰出的科学技术专家。他具有多种学识和才能,在地形测量、机械构造、仪器制作、农田水利建设、河道工程修建,以及算学与天文历法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成就。 一、勤奋学习的少年    我国元朝大科学家郭守敬,号若思,蒙古大汗窝阔台 3 年(公元 1231年,即南宋理宗赵昀绍定四年)出生在邢台市一带,也就是现在的河北省邢台县。13 世纪初叶,我国北部主要为金朝所统治,南方则处在南宋王朝的统治之下。金朝统治地区的北部,过着游牧生活、处于氏族部落后期的蒙古族正日益强大,不断向外扩展。1206 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汗国以后,率兵南下攻打金朝。1214 进逼金京中都(今北京市西南部)北郊。金宣宗完颜珣自中都迁都到开封。成吉思汗元年(1215 年),便占领了中都,改称燕京。5 年后的 1220 年,蒙古兵攻入邢台。成吉思汗死后,第三子窝阔台于 1229 年继位做了大汗。 窝阔台 6 年(金哀宗完颜守绪天兴 3 年)的时候,蒙古大汗与南宋合兵,攻下蔡州(今河南省汝南),灭了金朝,统治了整个北方。 此后,窝阔台的继承者和南宋对峙了数十年。成吉思汗的孙子蒙哥于1251 年当上大汗时,将大沙漠以南领土上的军事大事,都嘱托交给了忽必烈。蒙哥是成吉思汗第四子拖雷的长子。忽必烈是蒙哥的弟弟,拖雷的第四子。忽必烈开府于滦河上游之地,于是我国北部便处于忽必烈的统治之下。忽必烈在 1260 年蒙哥死后抢位自立为大汗,依中原制度称皇帝,并且采用年号纪年,称为中统。中统 5 年(1264 年)又改号为至元元年,并在至元 8 年(1271 年)正式建立国号,称为“大元”。不久,元兵继续南进,灭南宋,并在至元 16 年(1279 年)完全略定了南宋。从此,南北统一,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郭守敬就是在元朝统治下出生和成长的。 郭守敬的父亲大概在早年去世,具体情况和经历已不详。郭守敬从小是跟着祖父长大的。他的祖父郭荣,号鸳水,学识丰富,不但通晓五经,还精于数学、天文、水利等多种学术,经常和当地一些士大夫在一起谈论研究学问。在中小地主阶级的家庭中,在祖父的教育影响下,郭守敬小时候就很喜欢学习科学自然等知识。郭守敬志于学而笃于行,他在童年时不爱和年岁相若的孩子们嬉戏,而常常热衷于观察周围自然界发生的各种现象;对书本里讲到的一些事物,他总想搞清楚其中的奥妙。在老祖父的亲自管教下,他继承祖业,每天用心念书,有时候也弄些容易到手的材料做些自己有兴味的玩意。 郭守敬有个老朋友,名叫刘侃,字仲晦,后来改名为刘秉忠。此人知识面很广,精研古代的《易经》和宋代邵雍的《皇极经世》,深通天文、算数、地理、音律、三式(术数)等各类学识。他生于邢州,由于不得志,青年时代便出家到武安(今河北武安)丛山中的天宁寺当和尚,法名子聪,自号藏春散人。后来他随一个很受蒙古人信任的海云和尚北上。海云是受封于蒙哥汗掌管天下佛教的一个有权势的僧人。经海云介绍,子聪见到忽必烈。忽必烈甚为器重他,找他在藩邸当顾问,经常向他咨询国家大事。子聪原是与郭荣谈得来的熟朋友,郭荣则对他的博学多识,十分钦佩。大约在郭守敬十多岁时,子聪的父亲死了,子聪回到邢州奔丧。三年服丧期间,他在邢州西南一百四十里的磁州(今河北磁县)武安县的紫金山,与老朋友张文谦,张易一起读书,还带了个原籍唐县(今河北唐县)的少年王恂在一起研习。郭荣趁机叫郭守敬到紫金山去随子聪等一同学习。金末元初,北方民间讲学之风相当盛行。虽然处在战乱年代,各地却常有一些志同道合之士,聚在一起研讨各种学问。所以,元初出仕的那些士大夫中,颇有一些杰出的人才。特别是王恂,他字敬甫,中山唐县(今河北省唐县)人,他比郭守敬小四、五岁,博学多识,是我国历史上出类拔萃的天文数学家。在紫金山研习的这几个人,后来相继进入元廷。有的在政务上做出贡献,有的在科学方面有所发明。这三年中,郭守敬在天文、算学,历法等各方面的学问,都有很大长进。尤其是算学,那是研究天文历法的重要工具和基础,郭守敬和同学在共同学习和钻研中,在继承和发展前人成果方面,造诣更深。这对他以后的事业有着重大影响。 郭守敬十五、六岁的时候,曾获得一幅拓印的《莲花漏图》。莲花漏是一种构造并不简单的仪器。它是北宋时期燕肃在前代漏壶的基础上加以改进而发明创造的。这是一种利用滴水来计量时间的仪器,是我国古代一种比较精确的漏壶。这种计时仪器由一整套的水箱、水壶、吸水管、带有刻度的箭,以及其它一些部件组成。壶中水位的高低,水质的洁净与否,都影响到水从壶嘴流出的速度。采取一套箱壶,使主要的那只大壶里的水保持常满,让水均匀地漏到箭壶里,流速保持稳定,可使插在壶中的箭逐步均匀上升。看箭杆上的刻度读数,便可知道是什么时刻了。由于水壶的若干部分以及箭都制成了莲花、莲蓬和莲叶的形状,因此,取名莲花漏。又因燕肃是在宋仁宗赵祯天圣 9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