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测量原理及应用课程实验教学大纲.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1
PAGE 2
《GPS测量原理及应用》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实验课名称:GPS测量原理及应用
The Surveying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实验课性质:非独立设课
适用专业:测绘工程专业(6学时),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工科)(4学时),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6学时)
采用教材:
张勤、李家权编著,《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原理及其数据处理基础》,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1.8。
魏二虎、黄劲松编著,《GPS测量操作与数据处理》,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6。
国家测绘局,《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2001。
建设部,《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1997。
学时学分:
(1)课程总学时:40学时(测绘工程专业),40学时(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工科)),42学时(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
(2)课程总学分:2学分(测绘工程专业),2学分(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工科)), 2学分(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
(3)实验课总学时:6学时(测绘工程专业),4学时(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工科)),6学时(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
实验项目名称和学时分配等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分配
实验属性
实验类型
实验者类别
每组人数
必开/选开
1
GPS接收机的认识及操作
2
专业类
演示型
本(专)科
5
选开
2
GPS静态相对定位测量
2
专业类
设计型
本(专)科
4
必开
3
RTK GPS接收机及软件的认识与应用
2
专业类
综合型
本(专)科
4
必开
4
GPS接收机随机软件的认识与应用
2
专业类
综合型
本(专)科
1
必开
5
GPS网平差软件的认识与应用
2
专业类
综合型
本(专)科
1
必开
6
GPS静态相对定位测量及其数据处理与分析
16
专业类
综合型
本(专)科
4
选开
7
GPS实时动态测量(RTK)及其数据处理
8
专业类
综合型
本(专)科
4
选开
注:1、序号2、3、4、5适应测绘工程专业。
2、序号4、5适应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工科)。
3、序号2、3、4、5适应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
实验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GPS测量原理及应用》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较为紧密的课程,在讲授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的同时,必须重视实验课的教学。其目的是通过实验环节使学生掌握GPS卫星定位技术的基本原理、GPS接收机的基本操作知识,能够利用GPS接收机进行实际作业,并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随机软件和控制网平差软件进行GPS测量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要求实验室和实验教师要提供良好的实验场所和实验设备,确保实验课的正常进行,并严格实验课的考试和考核。要求学生必须按照实验要求做实验,并撰写相应的实验报告或完成相应的实验考试考核。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结合控制测量实习或毕业设计的实习将综合型实验“GPS静态相对定位测量及其数据处理与分析”和“GPS实时动态测量(RTK)及其数据处理”开出,由学生自己进行实验内容的设计,教师加以指导,以便全面巩固课堂学习和课间实习的效果。
单项实验的内容和要求:
实验项目名称:GPS接收机的认识及操作
实验内容
GPS信号接收机各个部件的认识,接收机控制器上的软件菜单的认识和操作。
实验要求
通过实验,学生要能够认识GPS信号接收机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名称和功用,掌握GPS接收机控制器上的各个菜单的功能及参数设置,熟练地对接收机进行操作。实习时先由实验课教师进行操作演示,再由学生自己进行操作练习。学生在做完实验后应编写相应的实验或实习报告,写出GPS信号接收机各个组成部分的名称和简要的操作过程。
应配备的主要设备名称和台件数
序号
设 备 名 称
每组应配台件数
现有台件数
备 注
1
GPS接收机
1台套
7台套
2
温度计、高原气压计
1套
实验项目名称:GPS静态相对定位测量
(1)实验内容
分组进行GPS静态相对定位测量。
(2)实验要求
学生每4人一组,在熟悉GPS接收机操作的基础上,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掌握GPS静态相对定位测量的原理、方法及接收机的操作和设置,会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行选择和布设GPS控制点,并设计相应的GPS控制网。此后,各组要相互配合进行GPS静态相对定位测量,会下载存储在接收机中的静态测量数据,了解GPS静态测量数据文件的格式及命名规则。学生在做完实验后应编写相应的实验或实习报告,对GPS静态相对定位测量的原理、方法和外业作业过程要有较详细的论述。
(3)应配备的主要设备名称和台件数
序号
设 备 名 称
每组应配台件数
现有台件数
备 注
1
GPS接收机
1台套
7台套
缺设备
2
温度计、高原气压计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