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遥感原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doc

发布:2022-04-29约1.13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遥感原理实验Ⅰ Practice on the Theory of Remote Sensing Ⅰ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总学时:48 实验总学时:6 学  分:3 开课学期:第4学期 课程性质:必修 对应理论课程:遥感原理Ⅰ 适用专业:地理信息科学 教 材:自编实习讲义 开课单位:地理与遥感学院遥感科学与技术系 二、实验课程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遥感原理”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概述性较强的遥感专业最基础和最核心的课程,对学生综合掌握遥感基本理论与技能的要求很高。遥感原理实习是该课程的必要实践环节。遥感原理实验是根据遥感授课内容特点,考虑到后续开设课程的理论与实习的相关知识点,并结合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实际制定的。实习的主要内容包括典型地物光谱测量、遥感数据采集、初步了解遥感图像。通过实习使学生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验验证课堂所学理论内容,锻炼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 三、实验课程的内容和要求 序号 项目名称 所需学时 内 容 提 要 项目要求 实验类型 必开 选开 实验一 典型地物反射光谱特性测量 2 了解便携式地物波谱仪ASD的基本构造,掌握地物光谱测量的基本原理、测量步骤与注意事项,巩固掌握理论课程中讲授的不同地物反射光谱特性差异。 √ 演示/验证 实验二 高光谱遥感图像获取 2 利用搭载高光谱成像仪的移动平台,获取目标的高光谱图像,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掌握扫描成像的原理。 √ 演示/验证 实验三 初识遥感图像 2 通过遥感图像处理软件,打开南京地区的不同分辨率的遥感图像,初步了解遥感图像的特征、遥感图像的解译标志。 √ 验证 实验四 热红外图像获取 3 了解热红外成像仪的基本构造与原理,初步掌握热红外图像的获取步骤与方法,理解热红外图像与可见光、近红外图像的本质差别。 √ 演示/验证 四、课程考核 (1)实验实习报告的撰写要求:实验报告主要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仪器与数据、实习步骤、实习结果与体会等部分。 (2)实验实习报告:3次; (3)考核及成绩计算方式:根据学生实验过程中的综合表现和实验后所完成的实验报告情况,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评定成绩。实验课的成绩由各次实验的成绩综合评定,并由任课教师确定按一定比例记入学生“遥感原理”课程的总成绩。 五、参考书目 1、实验室自编教材,包括仪器使用说明与培训材料。 2、遥感实习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刘慧平等编,2001年版。 3、遥感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梅安新等编,2001年版。 4、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科学出版社;赵英时编,2003年版。 5、遥感物理,北京大学出版社;徐希孺编著,2005年版。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