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韩农产品出口贸易研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对韩农产品出口贸易研究:现状、问题和对策
一.绪论
1研究背景和意义
2文献综述
二、中国对韩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
1、双边农产品贸易概况
2、对韩农产品出口特点
三、中国对韩农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四、对策
五、结论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中韩两国地理位置临近,历史文化传统有很大的渊源关系,自上世纪90年代两国正式建交以来,两国经贸关系迅速发展,农产品贸易领域也取得了较大发展。韩国一直以来是农产品净进口国,作为邻邦的中国,在对韩国的农产品出口方面具有地理和成本等优势,使得韩国在对中国的农产品贸易中,一直处于逆差地位。目前,中国是韩国最大的农产品进口来源国,而对韩国的农产品出口也在中国农产品出口中占重要地位。2011年,中国农产品出口601.3亿美元,其中对韩出口额达到41.75亿美元,同比上升高达18.3%。但是,由于多方面原因,两国在农产品贸易领域摩擦不断,出现了诸多问题。由于对韩农产品出口在韩国农产品进口和中国农产品出口中的重要地位,因此,该问题值得两国政府和相关企业甚至民众给予充分的认识和重视。
1.1.2 研究意义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各个国家都被看做一个关系国计民生甚至是国家安全的问题。作为一个农产品净进口国,韩国对农业和农产品贸易的重视程度也是非常高的。中韩农产品经贸关系对两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对两国政治关系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尤其是近几年来,对于建立两国FTA(free trade area)的呼声很高。因此,正确认识其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解决方案的思考对两国农产品贸易发展和两国的友好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促进两国FTA谈判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1.2 文献综述
朴恩喆(2004)分析了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现状和趋势,并采用 HS 两位数编码,分析了 1999-2002 四年间18 个主要农林畜产品的贸易专业化指数,结果表明,韩国除花卉、糖类糕点类、烟草类 3 种产品具有优势外,其余产品均处于比较劣势的地位,加之由于中国廉价农产品进口的激增而使韩国农业受到了冲击。此外,分析了中国加入WTO对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影响,在此基础上
提出WTO框架下中韩农产品贸易合作模式。
田维明(2007)在回顾中国加入WTO后农产品贸易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对1999年到2005年中韩农产品贸易做了系统描述,并对两国未来农产品贸易前景做了展望,他认为只要韩国继续扩大对国内农业市场的开放程度,中韩两国的农业贸易有继续增长的巨大潜力,并且两国农产品贸易前景依赖于韩国政府的农业政策和对农业改革以及中国能否有效地建立农产品产业链和有效的农产品质量监管制度。
崔超(2009)基于比较优势,对中国对韩农产品出口贸易的潜力、障碍和战略选择做了陈述,认为总体上中国农产品对韩竞争优势更强,中国农产品对韩出口潜力巨大,中国农产品对韩出口障碍来自多方面,包括韩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和生效,但是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保持并将继续呈现温和增长的发展趋势。
王家农(2012)对两国建交以来的中国对韩农产品出口状况做了概述,并从出口结构、出口优势和比重三方面陈述了对韩农产品贸易现状,认为中国农产品质量有待提高和标准化程度不高以及韩国贸易保护政策是阻碍中国农产品对韩出口的主要因素。
国内外对中韩农产品贸易有了大量的方方面面的研究,本文在借鉴和学习过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最近两年的相关情况和数据对中国对韩农产品出口做了现状、问题和对策的较新研究。
第二章 中国对韩农产品出口现状
2.1 双边农产品贸易概况
自1992年韩国与中国建交以来,两国的外贸额迅猛增长,1992年两国贸易额仅为62.8亿美元,到2010年首次突破2000亿美元,达到2071亿美元,2011年即高达2139亿美元,是1992年的34倍之多。在两国双边贸易中,中国一直处于逆差地位,而且中国对韩国的逆差逐年扩大,但是在农产品贸易领域中国一直对韩处于顺差地位。
表2.2中韩农产品贸易状况
表2. 2中韩农产品贸易状况
单位:亿美元
年份 农产品贸易总额 韩国进口 韩国出口 顺差 1992 10.42 10.29 0.12 10.17 1995 7.33 6.37 0.95 5.42 1997 13.65 12.8 0.86 11.94 2000 15.76 14.58 1.18 13.4 2002 19.3 18.04 1.31 16.73 2003 26.47 25.0l 1.46 23.55 2004 22.81 20.85 1.96 18.89 2005 30.53 28.07 2.46 25.61 2006 31.22 28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