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探讨综述.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的研究综述 摘要:投资者关系管理(Investor Relations Management 简称IRM)起源于西方发达的资本市场,主要是指公司通过信息披露等方式与投资者形成良好的互动沟通关系的一项战略管理活动。文章主要从投资者关系管理产生原因及发展过程,研究视角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对国内外的文献进行评述与分析,从中总结出有助于我国IRM研究的观点
关键词:投资者关系管理;构成要素;投资者关系管理研究视角
一、投资者关系管理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
投资者关系管理(Investor Relations Management,简写为IRM)的概念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是西方发达国家证券市场发展和投资者保护文化的产物[1]。由GE公司Ralph Cordiner先生于1953年首先提出。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为了维护与投资者的良好关系,降低资本成本,提升公司价值的IRM被积极推进。直到1996年6月,科龙电器首开新股发行路演之先河,我国才出现了最早的IRM雏形,这比西方国家晚了近50年。西方国家,在1969年、1980年美国全国投资者关系协会NIRI成立及英国全国投资者关系协会IRS相继成立[2]。与此同时,出于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压力,上市公司开始更加关注投资者关系管理,并将IRM由过去防范式的单一模式,逐渐调整为主动式的双向沟通模式。由于规范公司治理结构运动在20世纪90年代兴起进一步促使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发展。基于发展的需要,1990年国际投资者关系协会IIRF的成立,使得投资者关系管理得以全面推进[3]。我国证监会也在2005年7月21日发布了《上市公司与投资者关系工作指引》并对IRM的定义进行界定。虽然较西方国家,我国的投资者关系管理研究起步较晚,但在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投资者关系管理体系的建设日趋完善[4]
二、投资者关系管理的研究角度
投资者关系的理论研究主要思路有两个方面:一是从投资者关系理论完善角度的研究,包括投资者关系的理论假说(Marston Starker,2001;Hong Huang, 2002;等)[5],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的经验研究(Marston,1996; Brennam Kelly,2000;等)[6], 以及通过互联网进行有效的IRM( Brennam Kelly,2000;);另一角度主要是指投资者关系管理的评价研究,这既包括专业机构对投资者关系管理作出的评价,也包括很多学者对此展开的研究,如Fathilatul等(2002),Allam和Lymer (2003)等所做的研究
目前,大多数学者主要从投资者关系管理与权益资本成本、公司治理、公司价值等这几个方面对IRM进行了更细致的研究
(一)投资者关系管理与权益资本成本研究综述
关于IRM与权益资本成本主要有以下几个研究的视角:一般信息披露、可见度、信息不对称与资本成本等。研究表明上市公司实施IRM能够降低公司的资本成本,这主要归结于两方面原因。第一方面是投资者关系管理可以通过对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进而对资本成本产生影响。早在上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的相关学者就对信息披露与资本成本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低水平信息披露导致“逆向选择”,增加风险,资本成本增加(Copeland和galai,1983;glosten和milgrom,1985),也会导致股票风险提高,使得公司融资成本增加(Barry和Brow n 1994;H anda和Linn 1993)[7]。信息披露水平的提高能够使公司更加透明化,吸引更多投资者关注,提高股票收益和流动性(Welker 1995;Healy 1999),同时信息披露的水平与资本成本呈负相关关系(Richardson和Welker 2001;Ball和kothari 2003)。Robert G.Eceles和Sarah C.Mavrinac也从IR中的信息披露角度进行研究,发现信息披露充分的公司,其资本成本也较低。Ferreira和majluf;Hughes指出,如果不能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会提高风险溢价,导致资本成本提高[8]。这些学者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信息披露是公司降低资本成本,提高 IRM 效率的关键要素
另一方面,投资者关系管理对资本成本的影响是通过对资本市场可见度的调节作用实现。Merton利用“信息不完全的资本市场均衡模型”得出结论,资本市场可见度可以影响公司的资本成本,最终影响公司的市场价值。 Lehavy和sloan(2005)指出,公司透明度甚至比公司本身更影响价格[9]。Bushee和miller认为上市公司通过IRM可以提高公司可见度,有助于加深公众对于公司的忠诚度和信任度,增加机构投资者和金融中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