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i课程设计指导书(2013.10)通信原理i课程设计指导书(2013.10)通信原理i课程设计指导书(2013.10)通信原理i课程设计指导书(2013.10).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
指导书
光电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系
20年月
二、课程设计目的与要求
三、选题与安排四、课程设计内容五、课程设计
六、课程设计报告要求
七、通信原理课程设计环节参考资料
一.课程设计基本信息
1、课程性质:专业课
2、适用专业:通信工程
3、课程设计学时/学分: 16学时 / 1学分
二.课程设计目的和要求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的通信原理知识的理解,比较扎实地掌握通信原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提高其利用通信原理知识处理通信系统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专业课程的学习、毕业设计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要求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完成基本设计任务经老师审核同意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自行命题。本课程设计以上机为主,大部分时间由学生上机操作,必要时配合少量的理论讲授。
三.选题与安排
1、选题:本课程设计题目为设计实现完整的通信系统仿真平台,根据各个子模块具体实现的不同设置个不同的题目。每班每人1组,每人一台具有Matlab仿真环境的主机,每组选作不同的题目,。
安排:课程设计上机16学时,安排如下:
设计题目查阅,;
上机14学时要求,完成通信系统设计,编写并调试仿真程序;
上机2学时现场验收答辩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内容
细节参数可自行设定
数字基带通信系统(包含4号题)
输入:输入模拟信号,可以自行设计,不能雷同。
数字化:利用PCM编码,将输入模拟信号数字化,得到二进制数字信号,波形任选,给出此数字信号的时域波形。
数字基带码型变换:对上述数字信号进行基带码型转换,包括AMI、HDB3、CMI,三种变换都做。分别给出码型转换后的数字基带信号的时域波形。
信道:假定信道属于加性高斯信道,或自行设计。
数字基带码型反变换:给出反变换后的数字信号的时域波形,与变换之前的数字信号进行比较。
PCM解码:给出解码后的模拟信号的时域波形,并与输入信号进行比较。
系统性能分析:设定三个输入信噪比,研究采用不同的数字基带码型条件下,系统的误码率。
数字频带通信系统(包含5-8号题目)
输入:首先输入模拟信号,给出此模拟信号的时域波形。
数字化:将模拟信号进行数字化,得到数字信号,可以选择PCM编码。
调制:可以选择简单的二进制数字调制方式,例如振幅键控(2ASK)、相移监控(2PSK)、频移键控(2FSK),差分相移键控(DPSK)等。要求每个题目至少选择两种调制方式。有能力的同学也可以选择其它高效的调制方式,例如多进制数字振幅键控等,给出调制后信号的时域波形。
信道:假定信道属于加性高斯信道,或自行设计。
解调:相应的2ASK、2PSK、2FSK,DPSK解调,仿真获得解调输出波形。
PCM解码:给出解码后的模拟信号的时域波形,并与输入信号进行比较。
系统性能分析:比较在不同调制方式下,该数字频带传输系统的性能指标,即该系统的输出误码率随输入信噪比的变化曲线。
五.课程设计考核方法
课程设计成绩由系统程序调试验收结果、设计报告和平时成绩等部分按综合评定,其中系统程序调试验收结果占总成绩60%;设计报告占总成绩30%;平时成绩占总成绩10%。
上机部分具体评分标准如下:
:分正确设置信道仿真参数,仿真得:0分:分:分正确设置信道仿真参数,仿真得出:0分:分正确设置信道仿真参数,仿真得出:0分其他要求:
(1) 要求系统各模块设计方案、软件程序和设计报告必须独立完成,并鼓励创新。
(2) 要求自主编写所有程序代码,不得使用Matlab中的封装模块。(3) 设计报告交打印件,内容必须条理清晰、结构完整。属于下述情形之一的,课程设计按不及格:
⑴ 课程设计报告雷同的;
⑵ 凡是没有请假就不参加设计的;
⑶ 不按规定验收答辩,未按时完成设计报告的。
六.课程设计报告要求
按学校下发的《课程设计管理条例》,所有课程设计须完成类似毕业设计的报告或论文,并参加答辩,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课程设计报告采用统一的课程设计用纸(A4)打印,于课程设计完成一周内上交。课程设计报告具体要求如下:
封面。包括:题目、系、班级、学生姓名、指导老师签字及时间(年、月、日)等;
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A4纸打印;设计题目与任务书相对应,根据选题,附于封面后;
摘要(设计说明书可免此项)。摘要是论文内容要点的简练陈述,一般不超过400字,关键词为4个左右,关键词应在摘要中出现;
目录。目录要层次清晰,要给出标题及页次,目录的最后一项是无序号的“参考文献资料”;
正文。正文部分格式、结构等参考“课程设计报告结构及格式要求”,FTP服务器可下载。从内容上看报告结构大体可以按照概述、相关知识简介(设计原理)、设计过程(设计思想、功能结构、功能描述或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