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2025学年浙江省湖州市高一下册3月数学模拟检测试卷(附解析).docx

发布:2025-04-02约3.92千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4-2025学年浙江省湖州市高一下学期3月数学模拟检测试卷

考生须知:

1.本卷共4页,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2.所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第Ⅰ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已知平面向量,,若,则k=()

A. B.6 C. D.-6

【正确答案】A

【分析】根据向量垂直的坐标表示进行求解.

【详解】因为,,,

所以,解得.

故选:A.

2.已知复数,则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正确答案】B

【分析】根据复数的几何意义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由题意得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为,

则其位于第二象限.

故选:B.

3.若向量,则()

A. B. C. D.

【正确答案】D

【分析】计算向量的夹角余弦值,可判断A;计算向量的数量积,可判断B;根据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可判断C;计算的模,判断D.

【详解】向量,

故,故A错误;

,故B错误;

由可得,,故C错误;

,故,故D正确,

故选:D

4.在中,点为BC边上一点,且,则实数()

A. B. C. D.

【正确答案】C

【分析】根据题意,过点P作PD∥AB,交AC于点D,作交AB于点,然后结合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如图,过点P作PD∥AB,交AC于点D,作交AB于点E,

∵,∴,

∴,∴,

∴,

故选:C.

5.已知,为不共线的两个单位向量,若与平行,则的值为()

A.2 B. C.-2 D.

【正确答案】C

【分析】根据向量共线定理求解.

【详解】因为与平行,所以存在实数使,

所以,由,解得.

故选:C.

6.在复数范围内方程的解为()

A. B. C. D.

【正确答案】C

【分析】由题设得,即可求复数解.

【详解】由题设.

故选:C

7.若中,,则此三角形的形状是()

A.直角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 C.等边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正确答案】A

【分析】根据三角函数和与差的正弦公式,即可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详解】中,,

已知等式变形得,

即,

整理得,即,

或(不合题意,舍去).

,,

则此三角形形状为直角三角形.

故选:A

8.海洋蓝洞是地球罕见的自然地理现象,被喻为“地球留给人类保留宇宙秘密的最后遗产”,我国拥有世界上最深的海洋蓝洞,若要测量如图所示的蓝洞的口径,两点间的距离,现在珊瑚群岛上取两点,,测得,,,,则,两点的距离为()

A. B.80 C.160 D.

【正确答案】D

【分析】首先利用正弦定理求出的值,再利用余弦定理求解即可.

【详解】如图所示:

在△中,,,,

,由正弦定理,得,解得,

在△中,,,

,,则,

在△中,由余弦定理,得

,解得,

即,两点间的距离为,

故选:.

二、多选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部分选对的得部分分,有选错的得0分.

9.已知复数满足,(是虚数单位),则以下命题正确的是()

A. B.的虚部为

C. D.,是方程的两个根

【正确答案】ACD

【分析】根据复数的四则运算法则求出,根据复数的基本概念逐项判断即可.

【详解】由题意,.

对于A,,故A正确;

对于B,的虚部为,故B错误;

对于C,复数的共轭复数,故C正确;

对于D,将代入方程可得,,

同理,将代入方程可得,,

所以,,是方程的两个根,故D正确;

故选:ACD.

10.已知是平面内的一个基底,则下列也是平面内一个基底的是()

A. B.

C. D.

【正确答案】BD

【分析】根据向量是否共线即可结合选项判断.

【详解】对于A,由于,故共线,不能成为基底,

对于B,不共线,可以作为基底,

对于C,由于,所以共线,故不可以作为基底,

对于D,不共线,可以作为基底,

故选:BD

11.如图,已知梯形中,,,点,分别为线段,上的动点,,点为线段中点,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若,则 B.

C. D.若为的外心,则

【正确答案】ABD

【分析】根据梯形的中位线即可判断A;利用平面向量夹角的坐标表示和几何意义计算即可判断BC;如图,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断方法证明,进而证明、为正三角形,结合外心的定义即可判断D.

【详解】A:当时,分别是的中点,

则,所以,故A正确;

B:连接,则为正三角形,得,

建立如图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