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一、二专题.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曲靖师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社科部) 莫 泽 前 言 一、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时间:1840年以后的中国历史 1840-1949年:中国近代史 1949年以后: 中国现代史 主要内容: 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 树立一个信念 深化两个了解 认识三个选择 二、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1.性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性质是国家对高等学校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必修课,是我院本专科大学生开设的公共政治理论课,而不是历史系本科生的专业课。 2.本课程教学的教学目的是: 了解国史、国情 通过教学使学生从宏观上对中国近现代史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掌握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规律,从而增强社会主义信念,以致能更好地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课程任务 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在于使当代大学生了解、掌握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了解国史、国情,正确认识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 三、学习方法: 1、掌握中国近现代史的主线: 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2、宏观把握与微观认识相结合 3.专题讲授与章节学习相结合 4.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5..教学与自学相结合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 第一专题 帝国主义通过一次次的战争,强加给中国人民一个个的不平等条约,将中国一步步地变成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一、战前的世界和中国: 1、战前的世界: 欧美强国为扩大商品市场、争夺原料产地、征服殖民地的活动日益加紧 英国: 新机械的出现、应用和推广 生产力的提高:煤、铁、铁路的修建 开辟殖民地 西方列强: 蒸蒸日上,对外侵略 1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2 法国大革命 3 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飞速发展 4 对外发动侵略,掠夺成为必然 1789法国大革命 中国周边地区、国家正在变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或势力范围: 印度, 缅甸、尼泊尔、锡金、不丹, 朝鲜 2、战前的中国: 资本主义有了萌芽,但封建的经济基础仍根深蒂固. 与西方殖民势力有了接触,但国家的地位、权力没有受到重要影响. 慈禧太后照片 二、鸦片战争: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起点 1、战争过程: 英国对华鸦片贸易→中国政府禁烟→战争爆发 时间:1840年6月-8月 结果:中国失败,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2、条约内容: 1842年8月,《南京条约》 1843年7月和10月,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 1844年7月3日,中美《望厦条约》 1844年10月24日,中法《黄埔条约》 《南京条约》 A、割让香港 B、赔款2100万银元 C、取消“公行”制度,实行自由贸易 D、海关关税必须与英国商定 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 A、领事裁判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 中美《望厦条约》 A、允许美国兵船在中国各港口“巡查贸易” B、扩大领事裁判权的范围 中法《黄埔条约》 在通商五口建造教堂和坟地 3、后果: 鸦片战争及战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签订,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表现在政治、经济、社会矛盾、阶级关系等的变化上。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