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职院校户籍管理的若干思考.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基于高职院校户籍管理的若干思考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户籍制度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特别是随着高职院校的发展,高职院校户籍管理制度也需要进行适当的改革,这样才能进一步促进高职院校发展,形成学生合理流动。本文结合高职院校发展实际,探讨高职院校当前户籍管理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适当的改革方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户籍管理;存在问题;措施
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速度极快,特别是高职院校数量和规模也在不断增加,这就使得学校的户籍管理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传统的户籍管理制度已经不能满足这一发展形势,出现很多弊端,我国高职院校户籍管理改革工作势在必行,必须受到极大重视。
一、当前高职院校户籍管理存在的弊端
目前高职院校中所采取的户籍管理制度仍然是建国初期制定的,这种管理制度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在当时可以发挥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大院校已经不再实施毕业分配制度,人才政策不断变化,所以这种户籍管理制度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需要,呈现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方式陈旧,信息错误严重。
过去我国高职院校发展较为缓慢,学生数量小,所以户籍管理工作量相对比较少,即使所采用的是手工户籍管理操作方式,仍然能够满足管理需要。但是随着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近几年招生数量也在大幅度上升,这种管理制度就不能适应迅速增加的户籍迁移数量。如果仍然采取传统的户籍管理形式,学生就需要将户籍从家庭所在地迁往学校,就业以后还需要从学校迁往工作地,这不仅会给高职院校的户籍管理工作造成巨大压力,也会影响公安机关的工作量。另外,由于户籍管理工作需要大量人力进行整理和归档,这样浪费了大量资源,也容易在操作过程中造成信息错误,使得学生的户籍信息收到影响。
2.阻碍了人才的合理流动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开始实施双向就业的政策,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就业方向,但是传统的高职院校户籍管理制度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合理流动,学生必须要将户籍及时从学校迁到工作所在地,但是一些地区户籍制度严格,很难及时将户籍迁往工作所在地,造成一些地区和工作单位只能招收具有本地户口的学生,比如北京、上海等大都市,这就对学生的就业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阻碍了人才的合理流动。
3.提高了户籍管理难度。
由于传统户籍制度需要学生不断进行户籍迁移,在这一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信息错误问题,使得户籍管理难度被大大提高,在管理过程中由于工作量过大或者管理人员疏忽经常会导致户籍信息丢失或者错误,学生的户籍资料一旦错误就会造成身份管理混乱,降低户籍管理质量,导致户籍管理更加困难。
4.破坏学校正常管理运行。
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很多学生在毕业以后仍然不能将自身户籍及时迁离学校,使得学校内部存在大量滞留户籍,学校既不能自行注销其户籍,也难以联系已经毕业的学生,这就大大增加了学校的户籍管理难度,也破坏了学校的正常管理秩序。
二、进行户籍管理改革发展的意义与背景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职院校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的高职院校户籍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需要,呈现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在这一环境下高职院校户籍管理改革工作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并且开始进行不断的改革。在改革过程中可以看到,大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户籍迁移方式,使得高职院校户籍管理工作量大大减少,节约了户籍管理成本。另外,随着高职院校户籍管理工作的开放式发展,毕业生在就业时可以不受户籍限制,这就进一步促进了我国人才的合理流动,为高职毕业学生提供了更多就业条件。所以,随着我国户籍制度的不断完善,高职院校户籍管理制度也应该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进行深入改革,使其能够满足当前高职院校发展的实际需要,促进学生的更好发展。
三、进行高职院校户籍管理的具体方式
在新时期下高职院校户籍管理改革工作势在必行,这对于高职院校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户籍管理改革工作的推进。所以在改革过程中学校需要全面考虑学生和学校的发展实际,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建设适当的户籍管理制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取消学生户口迁移工作。
近几年,各大高职院校都开始逐步采取城镇户口考入学校不需迁移户口的政策,而农村户口学生可以就地办理相关手续,这一政策有效的简化了高职院校户籍管理工作的复杂性,降低管理难度。所以,这一政策的实施受到了广泛的好评。所以,高职院校应该逐步取消学生户籍迁移工作,应该从发达省份和地区开始逐渐深入到全国范围内。这样学生在入学时就可以不必迁移自身户籍,仅仅是按照暂住人口来进行管理。这种方式是提高我国高职院校户籍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但是在改革过程中应该循序渐进,逐步扩大这一政策的发展范围。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