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强夯地基施工方案解读.doc

发布:2017-01-20约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企业名称: 编制日期:二○一六年五月二十六日 目 录 一、工程概述 2 (一)工程概况 2 (二)工程地质条件 2 (三)强夯加固参数和施工参数 4 (四)强夯法的原理和特点 4 二、准备工作 4 三、施工的步骤、方法及要点 5 (一)施工步骤 5 (二)施工方法 6 (三)施工方法要点 9 四、质量控制要点 10 五、工期计划 11 六、劳动力计划 11 七、机具计划 11 八、雨期施工措施 12 九、成品保护 12 十、安全环保措施 12 一、工程概述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梅州市丰顺县汤南镇红狮宫206国道南侧丰顺县实验中学项目工程,全校用地约90000m2。主要的建(构)筑物包括: 1、教学楼 2、地下室、学生宿舍二、教师宿舍 3、学生宿舍一 4、体育馆 5、游泳池 6、400米环形跑道,篮球、羽毛球、排球操场等 地基加固方案是对松散的杂填土和素填土进行强夯处理,主要有建筑物、体育场及道路均为强夯范围(除地下室及园林绿化),强夯范围应大于建筑物外缘不小于5米;共计约7万平方米。单击夯击能E取2500KNm;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0mm;泳泳池及门卫等建筑物区域,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不小于120kpa,其余运动场区域不小于80kpa;施工前应选2-3个试夯区(至少120 kpa区域和80 kpa区域各一个)试夯区域面积不小于20m×20m;具体夯击次数及布置等施工方案由试夯结果进行修正。 (二)工程地质条件 地勘报告反映施工区内,工程地质条件由地表至下,主要分为8层: 自上而下可划分为8个层次,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第①层杂填土:为新近填土,灰黄色、粉红色、杂色、灰色,干~湿,未压实,主要由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碎石土、废土及砂质粘性土组成,由人工堆填,推土机整平,堆填年限约5年,本层均匀性差,夹碎、块石,岩芯不易采取,导致取芯率较低,全场地均有分布。填筑厚度1.70~6.20m。 第②层粉质粘土(粘土):土黄色、黄褐色、浅灰色,软塑~可塑,以粘粉粒为主,含砂粒。层位分布稳定。该层在ZK46号钻孔6.30~7.00m 第②-1层淤泥质土:深灰色,流塑,含有机腐植质。 第③层细砂:浅灰色、灰色,饱和,稍密,以中、粉细砂为主,含较多泥质,局部钻孔见少量砾石。 第③-1层中砂:浅灰色、浅黄色,饱和,中密,含泥,以中粗砂为主,含少量砾石。 第④层砾砂含卵石:灰黄色、土黄色,饱和,中密~密实,以粗、砾砂为主,含约10-40%卵石不等,粒径大于2cm,石质杂。本层含约10-40%卵石。 第⑤层砂质粘性土:浅黄褐色、肉红色、浅灰色,局部过度为砾质粘性土,可塑~硬塑,为花岗岩风化残积土。 第⑥层全风化花岗岩:浅黄褐色,原岩结构已基本破坏,但尚可辨认,硬塑状,岩芯呈土状,遇水易软化崩解。 第⑦层强风化花岗岩:浅黄褐色,原岩结构清晰可辨,岩芯呈半岩半土状,用手可捏碎,遇水易软化崩解。本层强风化花岗岩为半岩半土状。 第⑧层中风化花岗岩:浅灰色,组份由石英、长石及黑云母等组成,中粗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岩芯呈短柱状、块状、碎块状,裂隙发育,岩质较硬,锤击声脆,岩石坚硬程度划分为较硬岩,岩体完整程度属破碎,岩石质量指标属差的(RQD=50~20),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层顶埋深31.2~39.1m,层底埋深35.3~41.2m,层厚2.1~4.1m。 (三)强夯加固参数和施工参数 强夯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00KPa,Eo=10MPa;加固影响深度 ≥6.0m。 根据建筑物结构类型及设计要求,按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分三遍夯击,第一遍点夯单击能为3000KN·m,第二遍点夯单击能为2500KN·m,第三遍为满夯,满夯单击能为1000KN·m;第一、二遍点夯时间间隔初步定在7天。 (四)强夯法的原理和特点 强夯法是用起重机械将大吨位夯锤起吊到6~30m高度后自由落下,给地基土以强大的冲击能量的夯击,使土中出现冲击波和很大的冲击应力,迫使土层孔隙压缩,土体局部液化,在夯击点周围产生裂隙,形成良好的排水通道,孔隙水和气体逸出,使土料重新排列,经时效压密达到固结,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降低其压缩性的一种地基加固方法。 强夯法加固特点是:使用工地常备简单设备;施工工艺简单;适用土质范围广;可取得较高的承载力,一般地基强度可提高2~5倍;变形沉降量小,压缩性可降低2~10倍,加固影响深度可达6~10m;工效高,施工速度快较换土回填和桩基缩短工期一半;节省加固原材料;节省投资,比换土回填节省60%费用;与预制桩加固地基相比可节省投资50%~70%;与砂桩相比可节省投资40%~50%。 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