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地基强夯施工方案精选.doc

发布:2017-06-03约3.27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地 基 强 夯 方 案 一、工程概况 工程项目名称:灵宝市金城冶金有限责任公司日处理2000吨 复杂难处理金精矿多金属综合回收项目 工程地点:灵宝市豫灵镇产业集聚区 建筑面积: 二、施工准备 1、熟悉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掌握各项参数。 2、场地和坐标网移交,进行测量基准交底、复测及验收工作。 3、制定施工方案和确定强夯参数,定位放线。 4、场地平整,修筑设备进场道路,在强夯范围预留夯沉量需要的土厚。 5、选择有代表性的区域作强夯试验,根据试验结果修正强夯施工方案和强夯参数、锤击数。 6、对现场承包队伍进行技术交底,进行短期专业培训。 三、施工的步骤、方法及要点 (一)施工步骤 每遍夯击的步骤为:标出第一遍夯点位置、测量场地高程 → 起重机就位 → 测量夯前锤顶高程 → 夯锤吊到预定高度自由下落夯击,测量锤顶高程 →按规定夯击次数及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夯点的夯击 →完成第一遍全部夯点的夯击 → 用推土机将夯坑填平,测量场地高程 →间隔7天后,按上述程序完成第二遍夯击→用低能量满夯,测量夯后场地高程。 (二)施工方法 1、机具设备选择 本工程需影响深度5~6米,参照表1-1应选用2000KN.m, 依据公式:单夯击能(2000KN.m)=高度(起重机高11m)*重度(夯锤重20t) 表1-1 强夯法的有效加固深度(m) 单击夯击能(kN·m) 碎石土、砂土等粗颗粒土 粉土、黏性土、湿陷性黄土等细颗粒土 1000 5.0~6.0 4.0~5.0 2000 6.0~7.0 5.0~6.0 3000 7.0~8.0 6.0~7.0 4000 8.0~9.0 7.0~8.0 5000 9.0~9.5 8.0~8.5 6000 9.5~10.0 8.5~9.0 8000 10.0~10.5 9.0~9.5 注:强夯法的有效加固深度应从最初起夯面算起。 ?????????????? 表1-2 平均夯击能 土的名称 一般黏性土、粉土 砂土、碎石土(不包括块石) 人工填土、块石、湿陷性黄土等 平均夯击能E(kN·m/m2) 1500~2500 800~1500 2000~3000 注:场地平均夯击能不包括满夯能量。 表1-3 夯击点间距(m) 土的名称 单击夯击能(kN·m) 800~1000 2000 4000 6000 中、粗砾砂 3.0~3.5 3.5~4.0 4.0~4.5 4.5~5.0 粉土、细砂、粉砂、湿陷性黄土 3.0~3.5 3.0~4.0 3.5~4.0 4.0~4.5 一般黏性土、碎石土等 3.5~4.0 4.0~4.5 4.5~5.0 4.5~5.0 1 地基强度 设计要求 按规定方法 2 地基承载力 设计要求 按规定方法 一般项目 1 夯锤落距 ±300mm 钢索设标志 2 锤重 ±100kg 称重 3 夯击遍数及顺序 设计要求 计数法 4 夯点间距 ±500mm 用钢尺量 5 夯击范围(超出基础范围距离) 设计要求 用钢尺量 6 前后两遍间歇时间 设计要求 5、起锤至预定标高下落锤击:落锤要求保持平稳,夯位应准确,夯击坑内积水应及时排除,坑底含水量过大时,可铺砂石后再进行夯击。若发现坑底倾斜而造成夯锤歪斜大于30°时,应将坑底部填平后再继续进行夯击。 五、质量目标、措施及质量保证体系 1、质量保证措施 (1)建立工程质量领导责任制,项目负责人对施工质量负总责,强化施工管理,规范市场行为,明确各级责任,确保优质工程。 (2)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全员素质,坚持把“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宣传教育工作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认真搞好工地宣传,严格技术交底,强化全体职工的质量意识,树立“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思想。督促承包方对全体参建职工进场前要进行入场教育和有关的技术业务教育,使其掌握有关的施工规范、规则、标准,提高劳动技能。 (3)强化以施工方为首的质量自检、自控体系,完善内部检查制度,配齐、配强质量管理人员。 (4)加强工序质量控制:严格按质量标准组织生产,督促施工方制定各工序、各环节的操作标准、工艺标准和检查标准。施工中严格依照标准及工法施工,对工序标准的执行情况做出记录,确保各个工序的质量。对重点工程项目建立质量控制点,进行重点控制。 (5)加强与监理、设计单位的密切配合,主动听取监理工程师意见,实现“三位一体”联合创优的质量工作格局。 (10)尊重政府质量监督,积极配合政府工程质量监督制度。 六、安全文明施措施及安全保证体系 1、安全施工保证措施 (1)安全保证组织措施 ①自觉遵循国家、建设部关于安全生产的规定,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避免伤亡事故发生。 ②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形成监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