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牧区金融服务模式论文.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简论牧区金融服务模式论文
牧区金融服务模式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牧区金融服务模式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牧区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环境才可以建立,所以完善金融环境是前提。 3.提高牧民金融产品交易的意识 如果利用新的金融工具,新的融资方式来实现牧区经济的发展的有一个不可缺少的前提就是提高牧民的金融产品的理解和理财意识。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到牧区工作,专门设立牧区金融意识培新部门,普及牧民基本金融知识。这样即可以解决部分就业理由,又可以
摘 要:牧区经济发展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日益发展的经济当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而牧区金融体系结构与服务模式已成为核心研究领域。本文从内蒙古牧区经济发展目前状况出发,分析了内蒙古牧金融服务存在的理由,并提出了相关金融工具创新的政策策略。
关键词:内蒙古;牧区;金融服务模式
一、内蒙古牧区经济发展目前状况
2012年全年牧民人均纯收入7611元,比上年增加969元,增长14.6%。从收入构成看,工资性收入1459元,增长11.3%;家庭经营性收入4689元,增长11.2%;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1463元,增长31.4%。牧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382元,增长15.9%。牧区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7.3%。城乡居民每百户主要耐用品拥有量除农牧民中电视机拥有量略降外,其他产品拥有量均实现不同程度增长。①
根据2012年内蒙古统计局统计数据,牧业年度全区牲畜存栏头数达11263万头(只),增长4.6%;牲畜总增6827.4万头(只),牲畜总增率达63.4%。牧业年度良种及改良种牲畜总头数10654.2万头(只),比重为94.6%。初步统计,全年肉类总产量245.74万吨,增长3.5%。其中,猪牛羊肉产量分别达到73.9万吨、51.2万吨和88.6万吨,分别增长3.6%、3%和1.6%。牛奶产量910.2万吨,增长0.2%;山羊绒产量7642吨,下降0.02%;禽蛋产量54.5万吨,增长3.8%;水产品产量13.16万吨,增长7.1%。
二、牧区金融服务理由
1.抵押担保环节薄弱
牧区收入不稳定,收入水平低等理由,导致信用程度低,贷款难,大多数为抵押贷款。但是又因为抵押物品的各种限制条件使农牧民贷款难度加大。一是牧区集体土地、草场及其地上附着物不能 贷款抵押。由于土地、草场不能进行抵押而无法获得贷款,从制度上既限制了土地要素的价值发现功能,也使银行强烈的放款意愿无法变为现实。二是动产、生物资产抵押存在诸多限制,农作物、家禽、牛羊、林地等是农牧户的主要生产资料,但由于价值难以评估、受灾害影响大、没有抵押登记部门等,难以成为被银行接受的押品。三是牧区得到的贷款一般为一年期的,而牧区贷款期限短和额度小而农村牧区的资金需求期限比较长,额度比较大,这种资金的供求结构的不同导致牧区经济得不到较好的发展。
2.缺乏合适的金融工具
针对牧区金融的发展,缺少合适的金融工具。目前牧区资金支持的金融机构类型有: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小额贷款公司等,其中商业银行有农业银行、包商银行和村镇银行,政策性银行只有农业发展银行一家。但是诸多金融机构里主要有农村信用社对牧区发展发挥的作用比较突出,而其它金融机构对牧区的资金支持相对较少。在金融工具方面目前最主要的支持牧区的金融工具是牧业贷款。而其他金融工具,尤其是诸如期货、期权金融衍生工具还未形成,说明牧区金融工具类型依然较为单一。
3.牧民对牧区金融以及金融工具的了解浅薄
目前在我区牧区只有信贷资金供给一种金融工具发挥作用。相应的牧民对金融这个概念几乎不了解,更不知道金融工具,金融衍生产品等。牧区,各乡镇虽然有很多社区民生、三支一扶以及地方公务员等职位录用很多大学生团队,但是没有相应的对牧民培训相关金融知识的部门。
四、完善牧区金融服务模式的策略
1.通过制度创新完善抵押担保制度
牧区因资金的单一性等理由导致,资金供给和需求结构不相适应。为了解决牧区资金需求的特殊性——额度大、期限长,又因为牧民资产抵押困难等理由,探索新的抵押担保方式是很有必要的。在抵押担保政策健全的前提下,可以通过抵押牧区土地的未来收益,获取贷款,转变只靠银行贷款的单一模式,增加抵押贷款的新形势,使得牧区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具体操作有:牧民,一方面把草场(包括牲畜)的未来收益的一部分来担保,获得长期资金,用这笔资金可以用在草场承受能力之内使得牲畜数量最大化。另一方面,还可以筹资的资金投放在荒地(沙漠)的绿化,使得草场面积更大,进一步的相应增加牲畜的数量,实现环境与人的和谐共处。
2.探索新的金融交易工具
牧区因收入的不稳定和收入水平的低下导致农村牧区贷款难,牧区贷款难又进一步导致牧区收入的低下,如果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