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风险应对.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十章 风险应对 针对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总体应对措施 针对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进一步审计程序 控制测试(Test of Internal Control) 实质性程序 评价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 §10-1 针对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总体应对措施 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总体应对措施 对源于控制环境的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考虑 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及其总体应对措施对总体方案的影响 一、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总体应对措施 (一)向项目组强调在收集和评价审计证据过程中保持职业怀疑态度的必要性; (二)分派更有经验或具有特殊技能的审计人员,或利用专家的工作; (三)提供更多的督导; (四)在选择进一步审计程序时,应当注意使某些程序不被管理层预见或事先了解; (五)对拟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作出总体修改。 二、对源于控制环境的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考虑 (一)在期末而非期中实施更多的审计程序; (二)主要依赖实质性程序获取审计证据; (三)修改审计程序的性质,获取更具说服力的审计证据; (四)扩大审计程序的范围。 三、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及其总体应对措施对总体方案的影响 拟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总体方案包括实质性方案和综合性方案。 实质性方案是指注册会计师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以实质性程序为主;综合性方案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时,将控制测试与实质性程序结合使用。 §10-2 针对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进一步审计程序 进一步审计程序的内涵和要求 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 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时间 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范围 一、进一步审计程序的内涵和要求 (一)内涵 进一步审计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针对评估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包括披露,下同)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审计程序,包括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 (二)进一步审计程序设计的要求 注册会计师设计和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应当与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具备明确的对应关系。 在应对评估的风险时,合理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是最重要的。 在设计进一步审计程序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一)风险的重要性; (二)重大错报发生的可能性; (三)涉及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特征; (四)被审计单位采用的特定控制的性质; (五)注册会计师是否拟获取审计证据,以确定内部控制在防止或发现并纠正重大错报方面的有效性。 (三)进一步审计程序总体方案的选择 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对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恰当选用实质性方案或综合性方案。 无论选择何种方案,注册会计师都应当对所有重大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设计和实施实质性程序。 小型被审计单位可能不存在能够被注册会计师识别的控制活动,注册会计师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可能主要是实质性程序。 在缺乏控制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仅通过实施实质性程序是否能够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二、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 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是指进一步审计程序的目的和类型。 进一步审计程序的目的包括通过实施控制测试以确定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通过实施实质性程序以发现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 进一步审计程序的类型包括检查、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重新执行和分析程序。 不同的审计程序应对特定认定错报风险的效力不同。 三、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时间 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时间是指注册会计师何时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或审计证据适用的期间或时点。 注册会计师可以在期中或期末实施控制测试或实质性程序。 当重大错报风险较高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在期末或接近期末实施实质性程序;或采用不通知的方式,或在管理层不能预见的时间实施审计程序。 在期中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可能有助于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初期识别重大事项,并在管理层的协助下及时解决这些事项;或针对这些事项制定有效的实质性方案或综合性方案。 如果在期中实施了进一步审计程序,注册会计师还应当针对剩余期间获取审计证据。 在确定何时实施审计程序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一)控制环境; (二)何时能得到相关信息; (三)错报风险的性质; (四)审计证据适用的期间或时点。 四、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范围 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范围是指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数量,包括抽取的样本量,对某项控制活动的观察次数等。 在确定审计程序的范围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一)确定的重要性水平; (二)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 (三)计划获取的保证程度。 §10-3 控制测试(Test of Internal Control) 控制测试的内涵和要求 控制测试的性质 控制测试的时间 控制测试的范围 一、控制测试的内涵和要求 (一)内涵 控制测试是CPA为了确定内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