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目标重难点.doc

发布:2019-02-01约1.29万字共3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WORD格式可编辑版 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基于“课程标准”细化的 教学目标、重难点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 单元教学目标: 1.直观感受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2.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他人交往、合作的意识。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2.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体会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1课时:认识图形(二)例1 教学内容:第2-3页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从物体中分离出面,从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感受平面图形和简单的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2.在用这些形体的面画图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并能识别这些图形,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数学活动中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应用意识。 4.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直观认识并识别这些图形。 教学难点: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第2课时:认识图形 例2 教学内容: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拼摆平面图形的操作活动,使学生认识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2.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3.学生通过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增强想象力,感受图形的美。 教学重点:认识所学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语言简单描述图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第3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4-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七巧板的构成及拼摆七巧板,进一步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进一步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 2.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合作创新意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初步获得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3.了解祖国的数学文化,感受七巧板的神奇魅力和所拼图形的数学美。 教学重点: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及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单元教学目标: 1.借助操作、画图等方式,理解十几减几的算理,构建20以内退位减法的基本思路。 2.能熟练准确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3.感受20以内退位减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4.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探索与创造的快乐。 单元教学重、难点: 1.探究算法,正确计算。 2.理解算理,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计算方法。? 第1课时:十几减九 教学内容:P10-11 教学目标: 1.并掌握十几减9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具体的情境,探索十几减9的计算过程,在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中,体验算法多样化,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与探索与交流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 1.初步了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自己探究出多种计算方法。 2.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想加算减法”和“破十法”来计算十几减9,探究多种计算方法。 第2课时:十几减8 教学内容:13页 教学目标: 1.生在掌握十几减9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并掌握十几减8的方法。 2.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的关系计算十几减8,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做减法的思考方法。 3.学生合作交流自主观察探索的能力。 教学重点:自主探索十几减8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掌握“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 第3课时:P十几减7、6 教学内容:14-15页 1.理解几减7、6”的算理,会正确计算“十几减7、6”。 2.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够发现规律,并运用此规律去解决十几减7、6的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3.注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并实现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难点:用多种方法进行口算,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技能。 第4课时:十几减5、4、3、2 教学内容:17-18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学会自主地选择计算方法,独立、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进一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联系,熟悉并乐意运用“想加算减”的计算方法,促进计算能力的提高。 3.决实际问题中,体会数学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