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形势与政策讲稿.doc

发布:2017-04-01约7.49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讲 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 口本刊特约报告人 龚 新 教学目的:通过分析我国制造业的现状,以及新背景下我国制造业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让学生了解《中国制造2025》制定出台的背景、“三步走”发展规划和未来十年的重点发展领域,把握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思路及路径。深刻理解建设制造强国是一项国家战略,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把各种力量动员起来,共同推进。 课程内容:1.我国制造业的总体状况 2.《中国制造2025》制定出台的背景 3.《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内容和总体思路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一个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主导力量,中国制造大而不强 关于中国制造目前的情况,有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值得我们关注,就是在2010年我国再次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历史上1850年前后,中国丢掉这个位l60年,我们又重回制造业第一大国这个位置,这对我们来说是 我们可以通过最新统数据来更清晰地认识我国是制造大国这一事实:2014年,我国业增加值已达22.8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3585%;我20%,连5年保持制造业世界第一大国地位。在500余种主要业产品中,我国有220多种产量位居世界第一。我国共有100500强”,2008年增加65家,其中制造业企业56家(不),数量仅次于美国(130多家)。 可以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制造业的不断追赶,尤其是近十年来制 目业发达国家进行梳理和研究,大致上可以将“制造强”的内涵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规模和效益并举。从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公认的制造强国的发展历程来看,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制造业规模日趋壮大,产业质量不断提高。二是国际分工中具有较高地位。当今多数制造强中大多处于产业链高以产业的合理结构,各产是良好的质量效 与世界制造强国相比,中国制造当前主要存在的问题,用一个词来概括 第主创新能力不足,关键核心技术还是受制于人。比如目前我80%左右的芯片还是依赖进口,很多制造企业还是处于组装这个环节, 第二,品牌质量水平还不够高。我们还缺乏国际有影响力、大型的跨 第 第四,科技成果转化的渠道还不是很畅通。因为我们还没有真正形成以作有待加。国制造面临新形势、新挑战、新机遇 加快发展制造业,提升制造业水平,使我国从制造大国变为制造强国已 总的来看,我国制造业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的战略机遇期,十年挑战大,机遇也前 所未有。具体来看,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着发达同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双重挤 压、低成本优势快速递减和新竞争优势尚未形成的两难局面,进入了“爬坡 过坎”的关键时期。在长期粗放发展之后,我国制造发展将越来越具有“爬 坡”和“登的性质,即在每一个产中都必须向走,从价值链的低端向高端跃迁和攀升,否则庞大的产业大军将拥挤在低洼地中,面临“路径依赖”和“低端锁定”险。同时,也肩负着同内经济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双重任务,家一系列改革发展重大举措为制造转型发展带新机遇。 科技创新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产生深刻变革的重要力量。 当前,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重要领域和前沿方向的革命性突破和交叉融合,正在的影响,并改变全球制造业的发展格局。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将促进制造模式、生产组织方式和产业形态的深刻变革,智能化服务化成为制造业发展新趋势。泛在连接和普适计算将无所不在,虚拟化技术、3D、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将重构制造业技术体系,如3D打印将新材料、数字技术和智能技术植入产品,使产品的功能极大富,性能发生质的变化;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泛在信息的强力支下,制造商、生产服务商、用户在开放、共用的网络平台上互动,单件小批量定制化生产将逐步取代大批量流水线生产;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将成为未来制造的主要形式,重复和一般技能劳动将不断被智能装备和生产方式所替代。随着产价值链重心由生产端向研发设计、营销服务等的转移,产业形态将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网络众包、设、大规模个性化制、精准供应链管理等在构建企业新的竞争优势;生命周期管理、总集成总承包、系。今,我国在相一些领域与世界前沿科技的差距处于历史最时期,已经有能力并行跟进这一轮科技革命变革,实现制造的转型升级和 同时,我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资源环境和要素成本约束日益趋紧, 2014年中央经济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更带来某紧迫要求。当前,28%、40%25%,石油、铁矿石、铜等7.7%、l7%、l7%。从70%左右的城市l7个省(区、市)的6亿左人受雾霾 我国制造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