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初三化学—第八单元(学案).docx

发布:2017-10-06约1.38万字共1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学大高中物理新课标学案               第 PAGE 15页共 NUMPAGES 15页 PAGE  初三化学—第八单元金属 课程:金属的化学性质 【学习目标】 (1)生活中常见金属材料的性质与应用,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稀硫酸以及金属化合物溶液间的置换反应。 (2)熟悉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学会利用金属与酸以及金属化合物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推断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3)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及观察分析能力。 【重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 【难点】 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知识有意义的建构。 【知识点】 加速度的定义、加速度与速度的联系与区别;矢量的概念。 【教学过程】 过程一: 知识点一:金属材料 1.金属的物理性质 (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除外,汞为常温下唯一的液态金属单质),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金除外。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2.金属之最: (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4)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 (5)铬:硬度最高的金属; (6)钨:熔点最高的金属; (7)汞:熔点最低的金属; (8)锇:密度最大的金属; (9)锂 :密度最小的金属。 3.合金(混合物) 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蚀性能更好。 说明: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 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1)熔点高、密度小; (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 (3)抗腐蚀性能好。 知识点二:金属与氧气的反应(氧化反应) 实验表明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发生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是不同的。例如,镁、铝等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铁、铜等在常温时几乎不与氧气反应,金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正所谓“真金不怕火炼”。 1.镁与氧气的反应 (1)常温下。 银白色镁条置于空气中表面会逐渐变暗,是因为生成了白色固体氧化镁。 (2)点燃时(在空气中)。 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白色固体粉末。 化学方程式:2Mg+O22MgO 。 应用:战场上用镁做照明弹。 2.铝与氧气的反应 (1)常温下: 银白色的铝表面逐渐变暗,与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氧化铝,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我们在做铝条性质实验之前,务必要将其氧化物薄膜打磨去除。 (2)在氧气中点燃时: 现象: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 化学方程式:4Al+3O22Al2O3。 注意:做该实验时,集气瓶底部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燃烧的铝片不能靠近集气瓶内壁,以防止集气瓶炸裂。 3.铁与氧气的反应 (1)常温下在干燥的空气中,铁很难与氧气发生反应。 (2)常温下在潮湿的空气中,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会生成暗红色、比较疏松的物质——铁锈(主要成分为氧化铁Fe2O3)。 (3)铁在氧气中点燃时。 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化学方程式:3Fe+2O2Fe3O4。 注意:做该实验时,集气瓶底部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燃烧的铝片不能靠近集气瓶内壁,以防止集气瓶炸裂。将铁丝绕成螺旋状,有利于聚热,同时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4.铜与氧气的反应 (1)铜在常温下干燥的空气中几乎不与氧气反应。 (2)铜在潮湿的空气中,能与氧气、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绿色物质碱式碳酸铜(俗称铜绿)。 (3)铜在加热时:现象:红色的铜表面逐渐变成黑色。 化学方程式:2Cu +O22CuO 通过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可判断金属的活动性。由以上事实可看出:镁、铝比较活泼,铁、铜次之,金最不活泼。 知识点三:金属与酸的反应 1.活泼金属与酸的反应,一般生成盐和氢气 表达式:活泼金属+酸→盐+氢气。 常见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现象、化学方程式如下: 反应现象化学方程式镁产生大量气泡,反应后溶液为无色Mg + 2HClMgCl2 + H2↑ Mg + H2SO4MgSO4 + H2↑ 锌产生大量气泡,反应后溶液为无色Zn + 2HClZnCl2 + H2↑ Zn + H2SO4ZnSO4 + H2↑铁产生大量气泡,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Fe + 2HClFeCl2 + H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