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高血压、as与chd 归纳.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心力衰竭
1.掌握心衰的基本病因、诱因及病理生理特征。临床表现和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结构和(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和(或)射血功能受损,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而引起的一组综合症。
临床主要表现是呼吸困难、体力活动受限和体液潴留。
类型
左心衰、右心衰和全心衰
急性心衰和慢性心衰
收缩性心衰和舒张性心衰
心力衰竭分期
分级
心力衰竭分期
前心衰阶段 ——有心力衰竭的高危因素,但没有器质性心脏病和心力衰竭的症状、体征
前临床心衰阶段——有器质性心脏病,但没有心力衰竭的症状、体征
临床心衰阶段 ——有器质性心脏病且目前或以往有心衰症状 、体征
难治性终末期心衰阶段——患者虽经严格优化内科治疗,但休息时仍有症状
心力衰竭分级(NYHA )
Ⅰ级:活动量不受限制 Ⅱ级:体力活动轻度受限
Ⅲ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 Ⅳ级:不能从事体力活动
6分钟步行试验
轻度:>450m; 中度:150-450m; 重度:150m
病因
基本病因
1、原发性心肌损害
缺血性心肌损害——冠心病所致心肌缺血、心梗
是最常见原因之一
心肌炎和心肌病
心肌代谢障碍性疾病
2、心脏负荷过重
压力负荷(后负荷)过重——如高血压
容量负荷(前负荷)过重
诱因
①感染——呼吸道感染为
最常见、最重要诱因
②心律失常——房颤为最重要诱因
③血容量增加
④过度体力消耗或情绪激动
⑤治疗不当
⑥原有心脏病加重或并发其他疾病
病理生理
一、代偿机制
Frank-Starling机制(前负荷)
神经体液的代偿机制——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 + RAAS激活
心肌肥厚(后负荷)
二、心室重塑——基本病理机制
三、舒张功能不全 ——能量供应不足、心室肌的顺应性减退及充盈障碍
四、体液因子的改变——精氨酸加压素(AVP)
利钠肽类:心钠肽(ANP)、 脑钠肽(BNP)、C型利钠肽(CNP)
内皮素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
临床表现
一、左心衰竭
以 肺淤血 及 心排血量降低 表现为主
[症状]
1、程度不同的呼吸困难
劳力性呼吸困难——左心衰最早出现症状
端坐呼吸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心源性哮喘)
急性肺水肿——最严重形式
2、咳嗽、咳痰、咯血
3、乏力、疲倦、头昏、心慌
4、少尿及肾功能损害症状
[体征]
1、肺部湿性啰音
2、心脏体征(心脏扩大、奔马律、二闭杂音)
二、右心衰竭
以 体循环淤血 表现为主
[症状]
消化道症状:腹胀、纳差、恶心呕吐
——为右心衰最常见的症状
劳力性呼吸困难
[体征]
1、水肿:身体低垂位的对称性凹陷性水肿
2、颈静脉征:颈静脉怒张、
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为特征性体征
3、肝大
4、心脏体征:右心扩大、三闭杂音
三、全心衰竭——右心衰继发于左心衰而形成的全心衰
当右心衰出现后,肺淤血症状反而减轻
扩张型心肌病等左、右心室同时衰竭者肺淤血征不严重,左心衰的表现主要为心排血量减少的相关症状和体征
辅助检查
(一)实验室检查
利钠肽(BNP)——诊断、评估的重要指标; 肌钙蛋白; 常规检查
(二)心电图
(三)影像学检查
X线——为确诊左心衰肺水肿的主要依据
超声心电图——诊断心衰最主要的仪器检查
放射性核素检查、心脏磁共振、冠脉造影
(四)创性血流动力学检查
心脏指数(CI) ( 2.5L/min.m2); 肺小动脉楔压(PCWP)( 12 mmHg)
(五)心-肺吸氧运动试验
最大耗氧量(VO2max,ml/min.kg)、无氧阈值
诊断
综合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做出诊断
鉴别诊断
1、急性支气管哮喘——VS心源性哮喘
心源性哮喘
支气管哮喘
病 史
老年人多见
有心脏病史(高血压、心梗等)
青年人多见
有过敏史
症 状
常在夜间发生,坐起或站立后可缓解
严重时咳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
冬春季易发
咳白色粘痰
体 征
心脏病的体征、奔马律、肺干湿啰音
心脏正常,肺哮鸣音、桶状胸
X 线检查
心脏大 肺淤血
心脏正常,肺气肿征
治 疗
强心利尿扩管有效
氨茶碱、激素
2、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肝硬化腹水伴下肢水肿——VS右心衰
※非心源性肝硬化不会出现颈静脉怒张等上腔静脉回流受阻的体征
治疗
一、一般治疗
1、生活方式管理——患者教育、体重管理、饮食管理
2、休息与活动
3、病因治疗——治疗原发病;消除诱因
二、药物治疗
1、利尿剂:袢利尿剂、噻嗪类利尿剂、保
显示全部